越來越孤獨的信銷票集郵 |
發布日期:13-07-22 08:30:4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 |
信銷票收藏曾經是集郵活動中絕對的主力,如今四五十歲,甚至是六七十歲的集郵界前輩們,幾乎清一色是從信銷票收藏步入集郵活動中來的。 可是,如今信銷票收藏似乎已經走進了死胡同,集郵市場上幾乎難覓其蹤跡,就是網絡如此發達的情況下,也沒有幾家網店出售信銷票。好不容易找到出售信銷票的網店,價格卻是新票價格的數倍,而且還是人為蓋銷洗去背膠制造的“人造票”。導致信銷票收藏隊伍呈幾何級數地急劇萎縮,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信銷票愛好者苦苦支撐著。 集郵作為一種陶冶情操的業余愛好,一種益智的高雅文化,越來越多地沾染了“銅臭”,變成郵商們聯手炒作的商品,淪為一種賺錢的工具,信銷票的衰敗反過來成為加速集郵活動沒落的推手和誘因。 現行體制下,每年發行的紀念、特種郵票都被郵政部門嚴格限制在集郵柜臺發售,惜售、限售行為更是屢禁不止。廣大集郵愛好者除過預訂之外不能敞開購買,更遑論普通人寄信需要,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普票和電子戳記。 但是,集郵市場上,大量的紀念、特種郵票經過爆炒之后,紛紛淪為打折票,令集郵者氣憤不已。信銷票除了集郵者之間為了純粹信銷而相互實寄和少數郵商為了謀利人為蓋銷后洗去背膠制造“人造票”之外,幾乎再也沒有信銷票的蹤影。 筆者曾經利用外出學習、出差、開會等各種時機,深入所經過的每一座城市能找到的郵電局,給自己和全國各地郵友實寄,遺憾的是,基本上全部都是普票一統天下,根本沒有紀念、特種郵票的影子。郵政部門已經從源頭上中斷了信銷票的渠道,信銷票的收藏難度真的是到了難以上青天的地步。 為數不多的信銷票癡迷者為了收集信銷票,不得不到集郵市場上購買打折票,自行到郵局蓋銷,洗去背膠,這樣下來的費用比從郵商處購買節省了很大一筆費用。但是,意義和價值大打折扣,沒有了絲毫的樂趣,純粹成為一種迫不得已的人為“造假”行為,更讓人百感交集。 晚上做夢,筆者好像聽到空空如也的郵冊中,為數不多的信銷票不停地喊著“孤獨”,呼喚其他的兄弟姐妹們早日來團圓。 (左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