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寸木)賺錢效應 郵市最好的活廣告 |
當前的郵市不缺政策,不缺資金。在政策方面國家的文化產業大開發大繁榮的國策就是郵市起局的最大的政策;在資金方面郵市的外圍資金堆積,中國是目前世界上貨幣印得最多的國家,因此郵市根本就不缺錢。郵市也是值得投資的一個市場,郵市本來就沒有漲多少,經過近兩年的下跌,郵市的投資洼地越來越顯著。那末,郵市為什么還跌跌不休,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郵市沒有賺錢效應。沒有賺錢效應就不可能吸引場外的投資者。郵市的上漲,必定是資金堆出來的,沒有場外資金進入郵市,郵市只能下跌,不會上漲,其原因就是每年新郵的發行必然會分流一部分資金,僅新郵的發行一年大約要吸走30億資金。也就是說,郵市要保持不跌,每年必須有30億的資金進入郵市,如果沒有場外資金進入,郵市的下跌是不可避免的。 但要吸引場外資金,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郵市要有賺錢效應。一個市場的賺錢效應才是這個市場吸引投資者最好的活廣告。郵市也一樣。只有讓參與的郵人賺到錢,在賺到錢的郵人的宣傳下,場外資金才會蜂擁進入郵市。 如何獲取賺錢效應?換句話說,最初的賺錢效應從哪里來?這是市場運作的一門大學問。作為郵市,最初的賺錢效應獲得的途徑無非有兩條:一是利好推動的行情,國家郵政出利好,并且不斷地出利好,如銷毀、減量,以及放開郵票的使用等;二是通過莊家的打壓,將郵市直接壓至坑底,然后使在坑底進入郵市的投資者產生賺錢效應。指望國家郵政出一系列的利好來推動郵市的上漲目前并不現實,那么郵市的上漲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迅速將郵市打壓至坑底,然后讓郵市再慢慢向上走。但這種做法是以犧牲前期郵市的投資者為代價的。經過朝鮮戰爭的陰云、禽流感和雅安地震三災同時不期而至的洗禮,郵市已大跌至坑底,如果不出現意外,郵市應該就會慢慢轉身向上,郵市最初的賺錢效應應該也會接踵而至。只要有賺錢效應并將這種賺錢效應持續一段時間,郵市投資的活廣告就會形成。在郵市賺錢活廣告的宣傳下,郵市應該有一個明顯的上漲。但是否反轉,還需要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