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黎明靜悄悄 |
發布日期:12-02-02 16:10:1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陳秀東 |
郵市在2011年4月調整起,經歷“關公張”沖擊,打擊了場外的游資。古之關公雖有義氣之神美譽,自身卻未得善終。他一去,他兄弟之頭先被割韭菜,而后他大哥劉皇叔跟著殞命,三國其實就不三了。但策劃此次炒局之推手則是一次成功的案例,可入炒作NBA教材。 郵市不會因一次炒局成功套了一批幻想者而消亡。此論可解讀從那時起以來的郵市生態。雖然郵市自那以后處于調整中,但老品種仍然熱點不斷。而且,有的品種還創出新高。如“齊白石作品選”等。需然沒有“關公張”的氣勢,但比“關公張”穩健。姜是老的辣。而且,老姜可入楽,除濕等功效,不止是佐料。 郵市曾經磕磕絆絆凝滯郵市發展多年的進程,但筆者仍然認為如今的郵市處在上升通道上。雖然筆者毫不否認97郵市行情結束后的郵市疲軟、蕭條到2003年2004年就分別觸底翹頭七八年了。但卻不是普漲。就板塊而言,只有“文、編”板塊是普漲。其它如老紀特七四八二都是經典與精品人們耳孰能詳的品種上漲,顯得十分健康。比起改革開放初期的名家書畫作品如今的漲幅,就倍率而言仍然還有空間。何況,就郵品板塊而言,還基本未動,只有少數品種翹了個頭,可以忽略不計。 在去年四月郵市停止上漲,作一定幅度的調整后就響起“完了”之音,但是有點靡靡,所以這種聲音沒有變成事實。原因是行情結束于轟轟烈烈中,不是結束于調整釋放風險后。就“關公”所套之人與資金而言,大部分屬于場外力量,對場內影響不大。以筆者不全面的觀察印象而言,去年4月后的郵市調整,很大程度上是國家經濟宏觀面收縮銀根。現在,銀根也有松動跡象。不出意外,郵市將加快上漲速度——也許會出現波瀾壯闊的局面:只能拭目以待、不敢確定。(陳秀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