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郵實寄封市場價格節節攀升 如何鑒別真假 |
發布日期:10-01-27 08:26:4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深圳商報 作者:劉瓊 |
與此同時,軍郵的收藏價值也逐漸凸顯。被譽為“新中國十大珍郵”之一藍軍郵早在1994年就拍得單枚郵票80萬元的天價。1999年,在北京舉辦的世界郵票展上,一個“藍軍郵”的四方連,經過多輪競拍,最終以340萬元成交。此后,“藍軍郵”便很少出現在市面上。近年來,軍郵郵品在拍賣會上也是屢獲新高。在去年11月中國嘉德舉行的郵品專場拍賣會上,一件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寄出的軍郵實寄封成交價高達73萬元,創下了中國解放區實寄封成交的最高價。另一件1955年貼有黃軍郵郵票的掛號封成交價也達到了7萬余元。在市面上并不熱絡的軍郵郵品又重新回到了眾人的視野。 戰爭年代郵品最為珍罕 居住在江蘇南通的李匯祥曾憑借其軍郵郵集獲得世界郵展大鍍金獎(僅次于金獎)。作為國際郵展評審員、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郵展委員會傳統集郵指導小組成員,有著多年軍郵收藏經歷的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收集難度大、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是軍郵受‘追捧’的主要原因。” “中國軍郵郵品大多產生于戰爭年代,從軍郵封上可以看到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所留下的歲月痕跡。”李匯祥說,從游擊戰爭到大規模兵團作戰,服務于軍隊的軍事郵政機構有時候能很快成立并運作,有時則成立后很快消失。由于戰爭的殘酷,記錄歷史的許多軍事文件、郵件、檔案在無情的戰火中被損毀,因而現在收集研究這一時期的軍郵品相當困難。“中國軍郵郵品本身的歷史價值和高難度的收集令其在國際郵壇中享有很高的聲譽。這也是中國軍郵史郵集在國際上屢獲最高獎項的重要因素。” 據李匯祥介紹,軍內郵品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郵資、經過不同的郵路,所蓋的軍郵戳記也不盡相同。與民間郵件相比,所有軍事郵件相對來說都比較珍罕。而戰爭年代,尤其是游擊戰爭中,能夠完整保存下來的軍郵封實在是少之又少,這就決定了軍郵封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近年來,在拍賣會上,屢創新高的軍郵成交紀錄便是佐證。 市場潛力“有待挖掘” 李匯祥認為,軍郵郵品真偽鑒別相對簡單,入門較快,容易出成績,除了自己收藏、欣賞和研究外,還可以編組郵集參加省級、國家級、國際級的郵展為國爭光。“同時,軍郵郵品還是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的極好素材,需求的人也比較多。每當一件軍郵封被發掘出來流向市場,總有不少愛好者競相收藏。尤其是經過戰火洗禮的軍郵郵品,在市場上具有廣闊的升值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