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別郵票炒作的三種方法 |
發布日期:10-07-16 08:23:3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方寸之間 |
第一種方法是尋找莊家。郵票炒作許多情況下都是莊家一手操縱的,在很多情況下判別郵票炒作,只要判定有無莊家就可以了。尋找郵票莊家并不是一件難事,因為郵票是實物交易,坐莊任何一種郵票,都要收集足夠多的籌碼,而這要想做到人不知鬼不覺是不可能的。因此,你只要稍微做一點市場調查,多問問常年泡在市場上的人,多和知情人交流,總能捕捉到一些莊家的信息。總體來說,采取這個方法來做定性判斷還是較為切實可行的。 但沒有莊家的郵票就沒有炒作了嗎?僅靠有無莊家來判斷郵票炒作與否顯然是不夠的。 第二種方法是計算散票與版票之間的價格比。早在09年10月,我在《郵票投資必勝之法則》一文中就提出:“判斷是否為炒作品種的簡單方法:版票撕開了能賣出原來一半的價格嗎?”中心意思是比較散票與版票的價格,比例越小,則炒作可能性越大;反之則越小(對于新穎別致的小版,判斷標準應酌情放寬)。 這不失為一個簡單易行且非常實用的好方法! 但是如果莊家非常細心、狡猾,將版票、散票捆在一起運作,又該怎么辦呢? 第三種方法是分析籌碼去向。就是要看看籌碼流動過程中是否有消耗(或沉淀,下同),消耗比例有多大?如果沒有消耗或消耗比例很小,那就是一種類似“擊鼓傳花”的游戲,也就是毫無支撐的純炒作行為,其價格的上漲也必然是虛假的、短期的。 那么,用于判斷的籌碼消耗比例設為多大為好?個人認為:成交總量中哪怕只有一成籌碼消耗,也可說明這種炒作是有一定的需求支撐的;如果能有二、三成籌碼消耗,這就是一種較為健康的上漲態勢;如果再高一些,那就更不用說了。 什么樣的成交籌碼是消耗,什么樣的成交籌碼是“擊鼓傳花”,如何判別?這就需要一定的“功力”了。但是只要你用心研究、細心觀察、多與人溝通交流,慢慢積累經驗,相信時間長了就自有一番見解。 這第三種方法是判別郵票炒作的根本之法,再高明的郵票炒作行為都逃不過這一方法的檢測。順便說一句:如果用此法去檢測目前二輪生肖的12個品種,判斷哪些品種更有需求支撐,哪些品種的炒作成分更大?結論也許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