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小版張、小型張、小全張的分類 |
發(fā)布日期:10-06-22 08:40:37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 作者:老煙槍 |
按郵票形式分為小版張、小型張、小全張,它們之間是存在著“血緣”關(guān)系的:最早誕生的是小版張;小型張是由小版張演變而來;小全張是由小型張演變而來。 小全張:是郵政部門特制的含全套郵票的小開張郵票,郵票四周印有特定的文字和圖案。其特點是:一張便能反映出整套郵票的全貌;小全張郵票的面值、圖案、刷色都必須與郵局全張相同。如1987年10月30日發(fā)行的T121M名樓小全張、1994年12月15日發(fā)行的94-21M古塔小全張等。值得一提的紀33M《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4枚張與全套4枚郵票在面值、圖案上均相同這種分印成單張的形式是小全張中的特例。小全張同樣具有郵資效力,可全張?zhí)茫部煞炙撼蓡蚊短谩? 小版張:也稱小開張,是郵政部門特制的在小開張郵局全張上印有幾枚或幾套相同或不同的郵票。其特點是:開張小,所含郵票枚(套)數(shù)較少; 小型張:是郵政部門特制的單枚小開張郵票,郵票的四周常印有邊飾,有的還印有特定的文字或相關(guān)圖案。其特點是:獨立成“張”,與眾不同;常與全套郵票相伴發(fā)行,但圖案、面值多與全套郵票有別。它沒有單枚或成套的郵局全張,是整套郵票中的“貴族”。因此,面值也比較高。如1978年5月5日發(fā)行的T28M《奔馬》小型張、1997年7月1日發(fā)行的《香港回歸祖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