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郵者眼中,生肖郵票是全年紀特郵票的“開門票”,而生肖文化又與每個中國人密切相關,所以社會普遍關注度高,對郵票設計者的要求自然也就更為嚴格。在筆者看來,吳冠英教授筆下的生肖郵票,從創意、造型和花紋裝飾等方面可謂獨具匠心,一股濃郁的“中國風”通過小小的郵票畫面,走進民眾心中。
2011年發行的《辛卯年》(圖1)郵票是吳冠英教授設計的首套生肖郵票,也正是這套郵票讓他的名字被更多集郵者認知。在這枚郵票中,一只可愛的小白兔那充滿好奇的眼神遙望著月空,畫面動靜相融,讓人直觀地聯想到月宮玉兔的美好意境;2013年發行的《癸巳年》郵票(圖2),在設計上采用象征喜慶的大紅色,以“蛇銜寶珠”為創作思路;作為第三輪生肖郵票的收官之作,將于2015年發行的《乙未年》郵票(圖3)選取綿羊為造型設計,象征福氣延綿不絕,表達了人們開年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細品這3套生肖郵票的設計藝術,筆者將其簡要歸結為:善用傳統文化,創新生肖形象和傳播中華文化。
生肖郵票選題既是中國的選題,也是世界的選題。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均發行中國生肖郵票,很好地說明了生肖文化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所認同和喜歡,這對于中國的生肖郵票創作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吳冠英教授在設計這3套生肖郵票的過程中,無一例外地將中國的喜慶元素融入其中,用“中國的語言”講好“中國的故事”。(更多精彩,盡在《中國集郵報》。請到郵局訂閱《中國集郵報》,記住郵發代號:1—164。)
譬如,在兔年郵票中,吳冠英教授借用了民間圖案中的寶相花創作手法,賦予兔子招福之意;蛇年郵票則采用桃花、荷花、菊花和梅花這代表四季的花卉,裝點在蛇身之上,構成一年四季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意向。而羊年郵票,吳冠英教授同樣在羊的身上做足了文章:羊角以纏枝花草紋樣為裝飾,象征福氣延綿不絕,長長久久。羊身上的牡丹、蓮花等花卉,寓意四季平安、富貴有余。花邊伴以祥云、水波紋等吉祥紋飾,水動則財來,水和云以流動的形象,使整個畫面動靜結合。羊兩邊12卷毛,三層牡丹花,寓意著生肖郵票發行三輪。這些傳統紋飾的巧妙運用,在給集郵者和普通民眾帶來幸福、吉祥和財運的美好祝福的同時,更賦予郵票深厚的中華文化內涵,直觀代表中國生肖郵票的形象。
生肖郵票的創作可以稱得上是“命題作文”,畫什么就要像什么。所以這既是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也應需要與時俱進地創新。作為清華美院信息藝術系的專業教授,吳冠英教授在插畫設計、動畫思維和動畫創作等方面頗有建樹,曾應邀參與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和殘奧會吉祥物“福牛樂樂”的創作,豐富的教學理論和創作實踐,使他設計的生肖郵票總給人以“萌”的感覺,在兼顧傳統的同時,還帶有幾分卡通形象的可愛氣質,以此來展現國人審美觀的更加開放與包容,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對生肖郵票的關注目光。在吳冠英教授的個人微博上,時常可以看到他結合傳統民俗節慶文化,以生肖動物造型延展創作的手繪封、插畫等,萌態十足,惹人喜歡,令眾多郵友和網友大呼精彩,這既是他對生肖郵票創作的一種豐富和補充,也是他不斷探索和創新生肖郵票藝術的一個縮影。
吳冠英教授還參與了多套生肖郵票的設計,并為一些國家和地區設計了生肖郵票,將中國的生肖文化帶到世界。2012年,蘇里南共和國發行的龍年郵票就出自吳冠英教授之手,郵票運用花卉的巧妙變形,幻化成“龍”形圖案,既有中國古代龍形器物的韻味,又借助花的語言傳遞出新年的美好祝福。2013年,吳冠英教授又為阿塞拜疆共和國設計了蛇年郵票,與我國當年發行的生肖郵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只可愛的小青蛇為這個高加索山脈之南的國度帶去了中國蛇年的美好祝福。
(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倪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