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藏:厚重的高昌吉利錢 |
發布日期:13-09-05 09:17: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界 作者:廣東 劉存忠 |
高昌吉利-圖-1-側
高昌吉利-圖-1-反面
高昌吉利-圖-2-1正面
![]() 高昌吉利-圖-2-1-反面
高昌國是中國歷史上北朝至隋唐時期西北地區的地方割據政權。公元442年,沮渠無諱率領北涼人馬占領了高昌城,驅逐了高昌太守,次年自立為涼王。公元460年,柔然滅沮渠氏,擁立闞伯周為王,國號高昌,都城高昌城(位置在今天的新疆吐魯番東南)。其后,闞首歸、張孟明、馬儒、麴嘉等相繼為王。公元640年麴氏政權為唐所滅,高昌國亡。 高昌吉利錢是高昌國鑄幣,世所公認,但具體鑄行日期由于史籍無載,時間不詳,只能通過出土實物分析。1973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519號古墓(張隆悅之妻麴文姿墓)出土了一塊唐朝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的墓志及一枚高昌吉利錢,說明貞觀十六年之前,新疆吐魯番地區已有了高昌吉利錢。 ![]() 高昌吉利-圖-3-2正面
![]() 厚重的高昌圖-1正面
高昌吉利錢多為銅質,錢形厚重,銅質光背錢有的錢徑雖然只有2.6厘米左右,錢的重量卻有12克左右,比銀質錢還重;高昌吉利錢文隸書含六朝遺意,端莊凝重,錢體輪郭圓渾,多見為光背錢,整體風格與中原地區習慣使用的銅錢相異,同時標有國號及吉語的特殊錢幣風格,在歷代方孔錢也極為少見。最早載錄此錢者,系吳門張敬庵所著《泉寶錄》(凡6卷,載556泉)。據張宗懿《錢志新編》記載:“《寶泉錄》曰:高昌錢光幕,錢極厚重,乃高昌國所鑄,未知出于何代”。 至今該泉出土不多,存世數量甚少,只有約數十枚面世,是古錢中的珍品。目前所見有銅、鐵、銀三種材質,五種主要版別,銅質有大、中、小樣,除光背厚重錢外,還有背穿上星及錢背外廓四角有三角形紋的版別,后者錢徑較光背錢大,但重量較厚重光背錢輕;鐵錢為光背錢,錢徑、厚度和背三角紋的銅錢相當;銀錢及鐵錢存世均罕,銀錢錢形與有背三角紋的銅錢版別一致,在2010年第三期《收藏界》曾有發現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