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羅阿大區館:最少耗能 最美照明 |
![]() 游客們晚上來參觀城市最佳實踐區,能看見“螢火蟲”表演。小小“螢火蟲”星星點點,它們和著音樂的節奏,在園區內成群結隊、輕舞飛揚;它們飛過人們的頭頂,從園區北面一路飛到南面;它們還會停留在展館外墻上小憩,或是順著園區內的煙囪一路“爬”上去……這些并不是真正的螢火蟲,而是用燈光投射成的,它們是法國羅納—阿爾卑斯大區為本屆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特別設計的一場富有創意的慶典“燈光”秀。
在現代城市中,燈光似乎已成為城市夜晚的靈魂。夜色中,它們為行人照明道路,為建筑畫出曲線,為廣場裝點歡快。而如何尋找到城市燈光設計與科技、城市文化之間的平衡點,也成為一個課題。此次,羅阿大區將為幾乎整個城市最佳實踐區(15公頃)提供室外照明,展示他們“城市照明系統”的規劃和建設經驗。
記者曾在今年7月解放日報報業集團“世博—友城行動”中,赴羅阿大區采訪里昂照明產業集群的副主席馬克·本杜努教授。他表示,燈光設計的全局性非常重要。在為上海設計之前,法國的設計師們都要先深入體會當地的文化,再用光的語言去呈現上海文化的特色。
本杜努教授認為,2010上海世博會的照明,首先應該建立在節能的主題上。因此羅阿大區的課題就是以最少的耗能達到最美的燈光效果。目前,羅阿大區的照明方案中,在達到相同照明效果的基礎上所減少的功率大于1瓦/平方米。
其次,照明系統強調以人為本,提高公眾舒適度,減少視覺污染。羅阿大區企業發展協會的世博項目主管李慧小姐透露,方案中有很重要一部分是公共照明,為廣場和道路提供照明設施。羅阿大區的燈光設計師浪漫而富有想象力,有些路燈如郁金香形,白色的花瓣造型美觀大方,光束低調優雅,給人以寧謐的感受;有些光雖然是從地面射出,但設計師特別考慮了人感知的舒適度,不讓燈光直接射在臉上;在一處人行天橋上,設計師還營造了波紋狀的藍色燈光帶,看起來如河水般波光粼粼,猶如浦江之水穿流而過,以柔光細語烘托出上海的城市氛圍。
更吸引人的是,羅阿大區還將通過燈光的移動和聲響來提升視聽效果,達到全新的光感效應。專家們運用不同燈光的顏色組合,為一些展館的外立面設計特別的燈光圖案,有的如海底生長的綠色水草,輕柔搖曳;有的如中國傳統剪紙的蝴蝶、蜻蜓,形態可掬,輕描淡寫間,參觀者能細細品味中國文化;有的還有動態效果,枝蔓藤條能在瞬間“延伸”,“爬”遍全樓。此外,羅阿大區燈光設計師還特別為上海世博會設計了慶典燈光表演,亮麗燈光配合曼妙音樂,為夜晚的世博園送上視聽盛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