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崇山峻嶺中的“天珠”――壯哉“西藏”錦繡天成(黃沙吹盡) |
發布日期:09-12-24 08:25:5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黃沙吹盡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12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積雪啊,是那山頭戴的帽子;森林啊,是那山梁穿的衣裳;白云啊,是那山腰纏的絲帶,江水啊,在那山下奔流歡唱……。這就是西藏高原,我的家鄉。――西藏民歌 西藏自治區位于“世界屋脊”――地球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據今200萬到300萬年前,一場強烈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形成了今天的青藏高原。在這片廣袤的高原上,山脈綿延,雪峰高聳,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昆侖山、可可西里山、巴顏喀拉山、積石山、祁連山,由西向東橫穿西藏和青海;橫斷山脈自北而南縱貫西藏東部和川、滇西部。世界上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聳立在中尼兩國的交界處。水力資源得天獨厚,西藏西部有獅泉河、噶爾河、象泉河,東部有怒江、瀾滄江、金沙江,著名的雅魯藏布江橫貫西藏南部。元朝時期,藏族地區正式納入了祖國版圖,成為多民族國家的民族大家庭的一員。此后,由于明清兩代繼續加強中央集權的結果,和中央政府的關系日益緊密,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為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的慶典紀念,由南京造幣廠制作出品“西藏自治區成立四十周年”紀念大銅章,分黃銅、紫銅上色,80mm直徑,厚度14mm,發行量280枚。眾所周知,民族自治區成立紀念的題材創作在我國幣、章、票上不知道反映過多少次,因此設計上很容易出現“疲態”。而此次銅章設計,整個創意,大師的手有如神助,成竹在胸,智珠在握;題材運用另辟蹊徑,策劃上很下了一番功夫,設計構思的籌劃“老謀深算”,把銅章特色的高浮雕技法運用得出神入化,將這一已成常態的習慣題材化“腐朽”為神奇。 “西藏”藝術特點:典型的高浮雕作品,把玩兒手感極佳,質感“殷實”厚重”,雕刻工藝更讓此章增色;畫面效果突破了銅章體裁的束縛,設計構圖飽滿大氣,效果動人心魄;作者熟稔雕工,畫面縱橫捭撻大開大合,極富動感,透露出高原山國的磅礴雄峙,壯觀而秀美,真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令人呼吸屏蔽,高山仰止。 西藏大地廣褒、蒼涼的自然景觀、神奇的藏族文化和濃郁的宗教氣息予銅章創作提供了藝術的源泉,而銅章創作以其特有的工藝特色,緊緊圍繞地貌特征為綱,抓住“崇山峻嶺”這一特點,述說著藏傳佛教和藏民族歷史文化的傳承有序。畫面中仙境一般的西藏似緩緩舒卷展開的一卷畫軸,瓦蘭瓦蘭的天際一望無垠纖塵不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