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四大美女銅章(劉啟瑞) |
發(fā)布日期:09-12-23 08:36:06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劉啟瑞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12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中國古典詩詞畫“四美圖”,勾起了人們對美的追意。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傳說,是由一個個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 沉魚:源自于“西施浣紗”。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浣紗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傳說她在古越國浦陽江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流傳開來。 落雁:源自于“昭君出塞”。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傳說“昭君出塞”時,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昭君因悲懷于自身命運,心緒難平,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彈《出塞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閉月:源自于“貂嬋拜月”。貂蟬原是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女,后被收為義女。傳說貂嬋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羞花:講的是楊貴妃的故事。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子叫楊玉環(huán),被選進宮來。楊玉環(huán)進宮后,思念家鄉(xiāng)。傳說楊玉環(huán)在花園中賞花時悲嘆自己的命運,用手撫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卷起低下。這情景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huán)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2009金秋時節(jié),上海造幣有限公司依據(jù)中國古典四大美女的題材,采用當代先進的現(xiàn)代造幣工藝,設計鑄造了“中國古典四大美女大銅章”。這四枚透著金屬質感和豐富立體感的“四美圖”,以一種特有的形式再現(xiàn)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和楊玉環(huán)特有的“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西施大銅章的正面是一幅西施浣紗圖。西施,姓施,名夷光,“父鬻薪,母浣紗”,西施幼承浣紗之業(yè),故世稱“浣紗女”;章的背面選用西施故里圖,就在浙江省諸暨市城南苧蘿山下,浣紗江畔。 王昭君大銅章的正面表現(xiàn)的是為了民族間的親善,昭君自愿請行遠嫁匈奴,臨別時彈唱《相知歌》的情景。章的背面選用昭君故里圖,就在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寶坪村。 王昭君大銅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