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是怎樣煉成的 |
發布日期:09-03-17 10:33:1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上海世博 作者: |
設了700公里長的管道,形成地源熱泵。地源熱泵是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既可供熱又可制冷的高效節能空調系統,此如利用世博軸靠近黃浦江的優勢,引入黃浦江水作冷熱源,用全生態綠色節能技術營造舒適宜人的室內環境。
挑戰:循環自潔 應對:環狀玻璃幕墻 與其它場館的雨水收集概念相類似,每個“陽光谷”形似廣口花瓶的環狀玻璃幕墻,除了形成良好的透視效果,還可用于雨水收集。大量雨水被儲存在地下室,經過層層過濾,不僅可以自用,還用于周圍其他場館的灌溉與清潔。 主題館:科技新秀 上海世博會主題館將向世人展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會主題,作為世博會的永久性場館,主題館在節能降耗方面獨具匠心。
主題館效果圖
“主題館的設計方案既突出反映了上海城市肌理的特征、城市生活的記憶空間和上海令人陶醉的城市意象,還考慮了外墻與屋面的保溫與隔熱、屋面通風與采光等各項建筑要素”,有關專家曾表示:“建成后的主題館,將是代表上海現代化城市面貌的經典建筑,成為一座綠色、節能、環保的場館。” 挑戰:節能發電 應對:太陽能屋面 主題館屋面大面積鋪設太陽能板,采用并網發電運行方式,將太陽能發電傳回城市電網中。太陽能總發電量2.57兆瓦(1兆瓦等于1000千瓦),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單體面積太陽能屋面。太陽能板面積達3萬平方米,年發電量可達250萬度,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500噸。 挑戰:調節室溫 應對:生態綠墻 主題館東西立面設置垂直生態綠化墻面,面積達5000平方米,為目前世界最大的待建生態墻。夏季,可利用綠化隔熱外墻阻隔輻射,并使外墻表面附近的空氣溫度降低,降低傳導;冬季,既不影響墻面得到太陽輻射熱,同時可形成保溫層,使風速降低,延長外墻的使用壽命。 挑戰:滿足復雜的鋼結構設計 應對:綠色鋼材 上海世博會主題館的設計融合了“里弄”、“老虎窗”等老上海建筑元素。為了既凸顯建筑風格,又倡導綠色科技,環保、節能、可重復使用和綠色功能的鋼材成為首選。 世博中心:充滿智慧的綠色建筑 世博中心是上海世博會最重要的場館之一,世博中心設計總負責人傅海聰說:“在世博中心的設計中,‘綠色、節能、環保’是綠色建筑設計的宗旨。我們通過樸素而有效的技術手段,對能源、水消耗、室內空氣質量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多方面進行控制,使世博中心成為一座充滿智慧的綠色建筑。”
世博中心效果圖
挑戰:節水 應對:雨水收集系統 屋面的雨水將被收集起來用于道路沖洗和綠化灌溉,并通過綠地和滲水材料鋪裝的路面、廣場、停車場等進行雨水蓄滲回灌,盡可能充分利用水資源。 挑戰:節能 應對:自然采光、遮陽系統、低溫送風系統、冰蓄 冷系統等 自然采光是最經濟有效的節能方式,合理的設計使大部分功能空間獲得了良好的自然采光。建筑外墻設有遮陽系統,在炎熱的夏日,可以阻擋一部分直射的陽光,減少過多熱量進入室內,既減少能耗,又創造了舒適的室內環境。此外,低溫送風系統、冰蓄冷系統等設計,降低了空調的運行能量,保證了室內空氣質量,也達到了節能目的。 挑戰:環保 應對:污染小的建筑材料、先進的幕墻系統 世博中心采用全鋼結構,施工速度快、能耗小,施工作業對周邊的污染小。建筑材料也相當講究,選擇使用新型環保的節能材料。建筑外墻采用玻璃結合鋁板、陶板、石材等形式不同的組合幕墻,呼吸式玻璃幕墻系統(又稱雙層幕墻或熱通道幕墻)和低輻射中空玻璃等新一代產品的運用,滿足了人們在室內對充足陽光和清新空氣的追求。 世博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