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組織者做客"民生訪談" 交流市民如何參與世博會 |
發(fā)布日期:09-03-03 09:27:35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 作者: |
在報,東方網也在報,是424天。而世博會志愿者招募在今年就要開始了,這個情況能不能請許書記給我們介紹一下。
許偉國:我們參加很多活動,市民幾乎每次都打電話來問關于志愿者的問題,前期做了一些策劃安排,我可以告訴大家啟動招募的時間不會很長,大概在年中的時候會做志愿者的招募,志愿者實際上是使市民參與世博會很重要的一個重要的途徑,第一能夠展示城市的風采,你不光是給市民一個展覽會,而且給他一種精神的展示,一個城市的風貌,特別是精神文明的展示。還可以留下精神遺產,通過世博會把這種精神遺產可以擴展下去,大家來奉獻,他直接到世博會園區(qū)里面來,為這些參觀者進行一些服務,比如說搞一些宣傳行動,搞一些引導,還有一些語言服務,剛才提到殘疾人的服務。包括我們的媒體,我們也想請一些志愿者做一些服務。現在我們做一些調查,市民各方面反響很大。以前我們志愿者的群體比較多的是大學生,大學生還是主力,因為他年輕,有活力,而且有很多理想,我們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渠道去實現,還有一些市民,特別是白領,大家都希望能來,我們想創(chuàng)造這么一個好的環(huán)境,伸開雙手,歡迎大家來。 海濱:北京奧運會有場館志愿者和場館外志愿者,我估計世博會也有吧。 許偉國:也有這個考慮,市里面有一個志愿者領導小組,有兩塊,總的是統(tǒng)籌協(xié)調,一個是園區(qū)里面的,還有園區(qū)以外的是宣傳世博會,勸導一些不文明行為,做一些世博理念的介紹和導引等等。 海濱:我在世博網上登錄過,自己去報名參加志愿者,但是目前為止還沒人理我,這三位特別有幸還能成為注冊記者,但我知道咱們世博志愿者有一個基本條件就是有奉獻精神,自愿無償。這個我們都能理解。我在想今年有一個特殊情況,就是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情況下,其實大學生就業(yè)有一個比較嚴峻的形勢,上海世博會確實提供了很多機會,這個機會包括就業(yè)的機會,我不知道世博會有沒有從一個就業(yè)的平臺,或者是人才培養(yǎng)的平臺去考慮這方面的情況。 許偉國:這是一個很大的計劃。確實如海濱所講的,今年的大學生就業(yè)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市委、市政府特別關注這個事情,專門給我們世博會提出一個要求。我們做了一個比較細的調查,基本從三個方面解決或者緩解大學生就業(yè)的問題。一個可以搞一點派遣工作,請一些人力資源的中介組織,它能夠吸納一部分大學生然后派到園區(qū)來工作。我們可以把這個要求提給中介組織,要求派到世博會來的人必須是大學生,這個我們正在要求。這個我覺得比見習要好,比較穩(wěn)定,它已經解決就業(yè)問題了。 海濱:目前需要的是應屆大學生還是屬于待業(yè)的大學生。 許偉國:主要是應屆。 王佩:是不是今年的大學生就有這個機會。 許偉國:是的。還有一個是外包的活。對于我們外包的項目,我們也建議承接外包項目的機構,能夠盡量把一些適應大學生工作的崗位騰出來,讓大學生能夠解決就業(yè),這是解決長遠之際的。比較多的就是我們見習計劃,見習計劃,世博會為什么不能解決大家就業(yè)呢,這個涉及到世博會的特點。2010年5月開始開館到10月31號就結束了,就184天,所以你要解決他的就業(yè),他只能是半年時間,但是我們可以提供條件讓大家來見習,見習可以緩解就業(yè)壓力,在這里可以有更多的社會實踐,而且這個社會實踐在其他的單位甚至在單個企業(yè)里面是接觸不到的。他接觸的理念、接觸的人群,國家館,外國館,國際組織館,不僅是他自己來見習,而且對我們上海培養(yǎng)儲備一批這種綜合型的國際文化交流大舞臺上有工作經驗的人才也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我們正在積極地把我們一些崗位梳理出來,想凡是能夠讓給大學生去做的崗位,就盡量讓這些大學生去做,大家有什么建議和途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向我們表達,我們一定積極地研究。 王佩:現在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