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組織者做客"民生訪談" 交流市民如何參與世博會 |
發布日期:09-03-03 09:27:3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 |
上海市世博局黨委副書記許偉國做客“民生訪談” 世博網3月2日消息:(編者按)2日上午,上海世博局黨委副書記許偉國做客上海市“民生訪談”節目,通過電波與廣大聽眾圍繞如何參與世博會、世博會有哪些精彩看點以及世博會門票銷售等問題進行交流。以下為訪談實錄。 海濱:各位聽眾早上好!歡迎收聽今天的特別節目2009上海“民生訪談”,這其實也是我們今天的最后一期了,我是主持人海濱。和我一起坐在中波990、調頻93.4上海電臺直播室的還有三位記者,一位是東方網記者靳慧。 靳慧:大家好,我是東方網記者靳慧。 海濱:還有一位是新華社的記者許曉青。 許曉青:大家好,我是新華社記者許曉青。 海濱:還有一位是新聞晚報的記者王佩。 王佩:大家好,我是新聞晚報社的記者王佩。 海濱:聽眾朋友還是老樣子,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可以發送短信參與到我們節目當中,將發送短信990發送到10621062。今天我們請進的是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黨委副書記許偉國。 許偉國:主持人好,各位記者好,市民們好。 海濱:許老師,因為做市民訪談節目,最近接到很多跟我溝通意見的一些朋友的電話,其中包括市民,有的人打電話來向我詢問,“世博會”好像很少能與市民接觸,這個問題先由您來回答。 許偉國:我覺得電臺做這個民生這類節目很好,和市民關系很密切。這涉及到一個問題,今天我是世博局過來的,世博會和其他部門解決民生問題不一樣。它不是直接的去解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等問題。它和市民又有一些關系,有一些市民關心的問題,有什么關系呢,從根本上、理念上去探討我們市民今后在民生上遇到的問題。比如說環保的問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節能的問題。這些問題從現在來講可能和市民沒有直接的關系,或者和他們的利益關系不是很大,但是從長遠上來講關系很大。 海濱:至少在前12位領導當中絕大部分都會談到世博會的概念,談到世博交通、科技等等,這些東西作為世博的遺產,將留給上海,包括全國一些非常好的東西。 許偉國:世博會現在展出的內容是大家比較關心的,這個里面有和社會有關的,我們就業也好,住房也好,就是追求一種心靈感覺要很好,社會很和諧,在世博會的展項里面,展示設計就是研究城市市民他的工作、生活怎么能夠得到一種好感,美感,這是世博會里面很注意研究的。比如可持續性的發展,整個地球人類總的趨勢還是在往城市走,城市承載著人類到現在為止的很多文明進步的記載。包括現在我們的國家,農民工還是到城市里面來,城市里面有好多機會,有好的生活。但是現在城市承載也有很多問題,交通擁擠、污染等等問題,市民逐漸都開始感覺到這些事情。我相信這個趨勢是這樣的,市民現在希望解決眼前的問題,但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他會關心更長遠的問題,世博會就是研究這些問題。它用展覽的方式,把市民引到這個題目上來,大家來關注這個城市的發展,以至于考慮由于這個城市引起對整個地球的影響,解決人類和自然的關系,人和人的和諧相處問題。 海濱:有人說現在虛擬技術突飛猛進,如果我們要體驗未來,通過虛擬技術就能幫我們解決,為什么一定要到世博會親身體驗,去感受美好城市的生活狀態呢? 許偉國:對,您提這個問題很好。世博會辦到現在,應該說是158年,也有的觀點提出來現在虛擬社會很發達,電視、媒體、英特網,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利用這種手段去展示一些我們需要知道的東西,不一定要搞一個實物的展覽。我覺得兩點是替代不了的,第一、到目前為止,我們技術手段還不能完全模擬現場的逼真。比如到音樂廳去聽音樂,你的CD再好,也不行。第二、解決不了人和人之間的接觸,人和物的接觸,特別是感情的接觸。比如說現在奧運會大多數是靠媒體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