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砍掉豪華開幕式 揭秘“節儉內幕” |
大批具有歷史價值的近代建筑和廠房。在總建筑面積220萬平方米的世博園區中,老建筑保留、再利用的比例達到了近六分之一。比如江南造船廠,一部分近代工業建筑已被改造成世博博物館、企業展館、辦公樓、指揮部和倉儲物流基地。 國際展覽局曾對上海世博會組織者保留、利用老建筑的舉措表示不解,雙方甚至發生過激烈爭論。但正是在這種不懈努力中,上海重要的城市歷史文脈被保留下來了,辦博同時為城市發展增添了勤儉、實用、可持續的精神內涵。國際展覽局最終也被打動,稱贊此舉勤儉、務實,值得提倡。 建筑垃圾上建起美麗公園 今天徜徉世博園區,依偎在黃浦江畔的一條總面積達23公頃的永久性濱江綠帶格外賞心悅目,這就是在原鋼鐵廠土地上建設的世博公園。鮮為人知的是,在世博公園兩米厚的覆土之下,大量使用了近四年前鋼鐵廠搬遷拆除時產生的建筑垃圾。此舉不僅生態環保,還節省了大量泥土資源,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很顯著。 再細看最終的世博園區規劃圖,一條紅線變得犬牙交錯、曲曲折折。這是因為在世博園區周邊,一批建于上世紀70年代至本世紀初的居民樓,從最初的規劃紅線內被“摳”了出來,大約一萬戶居民因此免于搬遷。勤儉辦博的原則,也在盡可能減少老百姓為大型工程付出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