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館“新九洲清晏”揭開面紗 蘊藏東方神韻 |
![]() 站在新九洲清晏中,可以看到國家館居中升起、層檐出挑。 張春海 攝
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地區館屋頂上,一個嶄新的“九洲清晏”揭開面紗。2.7萬平方米的新九洲清晏,將為中國館承擔起人員疏散、公共休閑等多項功能。當然,作為上海迄今為止最大的屋頂花園,新九洲清晏本身就頗有看頭。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館副總設計師張利,發現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濃縮著中國傳統園林和現代造景技術,更蘊藏著中華智慧和東方神韻。
江山多嬌
為什么將屋頂花園命名為新九洲清晏?
張利解釋說,一來河清海晏是老百姓們永久的心愿。河清海晏,就是河水澄清透明、大海風平浪靜的景觀,比喻了祥和、美好的生活場景;而九州既是中華大地最早的行政區劃,也是中國的代稱。作為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的裙樓部分,將屋頂花園命名為新九洲清晏,無疑能更好地襯托出中國館“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美好寓意。二來是因為圓明園的九洲清晏景區布局頗有特色,用水系根據《尚書》中對九州方位的描寫,分隔出九個小島。所以,新九洲清晏也用水系分隔一個個小洲,只不過這一次分隔的方式不是按照方位,而是根據中國典型的氣候和地貌。
與此同時,新九洲清晏的每一個小洲還有著別有深意的名字:作為中國館主體的國家館,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諧”、“本”、“宗”之意。當記者站在新九洲清晏中,可以看到國家館居中升起、層檐出挑,成為象征中國精神的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臺基座映襯國家館,成為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
其他八洲依據地勢和氣候分別為“田”、“澤”、“漁”、“脊”、“林”、“甸”、“壑”、“漠”,并加上“土”字旁造出新的漢字,作為正式命名。張利說,造字是為了說明新九洲清晏的獨一無二,每一個小洲上都會有代表中華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觀布置。游客們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縮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看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而它們所展現的悠久文化和豐富景觀,也是中國館“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展示主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風景獨好
當然,僅僅有與眾不同的名稱還是不夠的。張利透露,雖然采用圓明園中九洲清晏的名稱,但除了布局思路相似,新九洲清晏的具體造景手法與傳統中國園林截然不同,有不少亮點。
植物是新九洲清晏的一大特色。在最初的設計中,曾考慮在每一個小洲上用特有植物來表現特征,比如荒漠的胡楊、檉柳等沙生植物,沼澤的水杉、蘆葦等濕地植物,農田的水稻、小麥等農作物等。但考慮到上海的氣候條件和展出需要,最終設計者選擇了具有隱喻方式的布景手法,選擇的植物都有著“言外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