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館“新九洲清晏”揭開面紗 蘊藏東方神韻 |
比如,種在代表農(nóng)田這一小洲上的,不再是農(nóng)作物,而是石榴,因為果實累累的石榴更能傳遞收獲的喜悅;在代表荒漠的小洲上,游客看不見胡楊,但能看到紫薇樁,它們既有沙生植物枝干遒勁的力量之美,也能開出色彩亮麗的小花,點綴庭院;還有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竹木筏橋,是沼澤小洲的重點布景,增強自然與游客的互動性……“也許沒有照搬原始地貌上的植物,但最終大家看到的將更有內(nèi)涵。”張利這樣總結(jié)新九洲清晏的植物特色。
建筑也同樣有講究。新九洲清晏上的亭臺樓閣不同于以往的造型,而采用了鋼筋結(jié)構(gòu),寥寥幾筆,就勾勒出建筑輪廓。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正是這寥寥幾筆也有著中華傳統(tǒng)建筑的神韻。“游客們可以看到,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這些建筑都是自成一體的,建筑的風采不會被周邊環(huán)境掩去。”
一覽眾山小
最后,記者忍不住問張利,能不能再透露一些新九洲清晏的特殊之處。爽快的他一下子給出三個答案:一看地面、二看小品、三看四周。
看地面,是因為新九洲清晏每個洲的地面都花費了施工人員大量的心血。比如說農(nóng)田的地面會采用碎石子,荒漠的地面將是人工合成的紅色巖石,山脊的地面將是別具特色的白色砂石,溝壑的地面更是三色土一點一點鋪就的……所以,哪怕不通過分割的水系,游客只要注意到腳下的土地發(fā)生了變化,就能知道來到了新的一個小洲。
看小品,是因為新九洲清晏中將錯落有致地安放一些特殊的雕塑或景觀小品。在代表水澤的湖泊中,如果游人看到一尾尾錦鱗游成一艘船舶的造型,可不要驚訝。因為施工者在湖泊里安放了一個上海最大的亞克力魚缸,水流的效果將讓游客忽略魚缸的四壁,只看到魚兒成群結(jié)隊。還有在山脊上,太湖石、千層石、英德石這三種最常見的假山石將共同組成雕塑,讓游客從巖石不同的紋理中體會山的魅力……
看四周,是因為新九洲清晏高出地面14米,比周圍一般的場館都高。站在這里,可以看到巍巍中國館的中國紅在一片綠樹蔥蘢中顯得更加亮麗,也能看到周圍其他場館的整體風采。“用一覽眾山小來形容站在新九洲清晏上的感受,一點也不夸張。”張利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錯過這個眺望四周最好的觀景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