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品收藏,展現不一樣的世博 |
發布日期:09-05-19 10:10:4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勞動報 作者: |
隨著世博會的日益臨近,越來越多的申城百姓希望通過收藏品來了解世博會。本月初《中國與世博會》特種郵票的發行在收藏圈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對于普通收藏者來說,郵票、錢幣、紀念章以及明信片等,是最容易接觸到的收藏品,其中就有不少與世博相關的藏品 郵票:以時間為設計主線 2007年12月19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會徽和吉祥物》郵票一套2枚,同時面市的還有包含6套郵票的小本票。這套郵票,成為2010年中國上海世界博覽會系列郵票中的“龍頭”。 此次發行的《中國與世博會》郵票,一套共四枚,由上海籍的著名郵票設計師勵忠發設計,為世博會郵票家族增添了全新的一員。 4枚郵票以中國參加世博會的中國館及時間為主線進行設計。郵票設計以世博會的歷史為畫面,在第一枚郵票中,以中國歷次參加世博會的中國館為視覺主體,畫面中心圖案為1851年第一屆倫敦世博會的代表性建筑“水晶宮”,中國館的建筑圖形浮現在放開的頁面中展示,如同翻開曾經的歷史;第二枚郵票主要表現中國重返世博會,以新中國重返世博會后的中國館代表建筑為視覺主體;第三枚郵票表現21世紀中國參加世博會的盛況,以昆明園藝博覽會主題館“人與自然館”為中心主體元素;第四枚郵票以世界各大城市代表建筑為中心圖案,配以世博會的會徽、吉祥物形象,結合上海建筑為背景,重點演繹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四枚郵票分別以紅、黃、綠、藍為主色調,色彩分明。 明信片:寫實類較為多見 除了郵票之外,另外一類為普通百姓所接受的紙質藏品就是明信片。其中以寫實類的明信片較為多見。在1900年舉行的巴黎世博會上,中國是40個參展國之一,其展館也破紀錄地達到3300平方米,共有5座建筑,外形分別模擬北京城墻、萬里長城、孔廟等著名建筑。在2006年春拍中,有兩件1900年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明信片,畫面為中國展館中的中國古代建筑,成交價為220元。 在拍賣網站上還可以看到一些漫畫型的明信片,如近期在網上以500元成交的一枚明信片,就以漫畫的風格顯示出1900年巴黎世博會上的中國館。 要尋覓具有中國特色的世博明信片,互聯網是較好的渠道。在eBay網站上通過搜索,可以發現一些別具特色的藏品,特別是像立體照片的明信片,能使人們更好地了解世博會。立體攝影是在攝影術誕生后不久問世的,它由一個鏡箱、兩個相同焦距的鏡頭并排設置,對準景物拍下兩張看似相同、實際略有視差的兩張底片,再印成并排的兩張照片,用一個立體照片觀察器,就能看到立體的照片。 幣章:抽象而具有深意 與紙質藏品相比,錢幣和紀念章上展示的世博雖然抽象,但更具有深意。 4月20日,2010年上海世博會首批11種紀念章與公眾見面。紀念章以世博會會徽和吉祥物“海寶”為主元素,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創意、設計,以“白玉蘭、梅花”和上海景觀為背景,突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上海歡迎您”的主題。 回顧世博歷史,第一枚與世博有關的紀念幣是1893年的世博會紀念通用錢幣,錢幣正面是哥倫布頭像,背面是帆船圖案。錢幣上寫著“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等字樣,并標明了它的面值為“半美元”。 2008年春拍中,有一件1900年巴黎世博會及奧運會紀念大銅章,估價500至800元,成交價為1904元。正面是女神和塞納河風光的圖案,背面還有一對舉著火炬和月桂葉的天使,飛揚在巴黎的上空。據介紹,這枚大銅章是為了表彰參加世博會和奧運會的人們,當時所有的參與者都能獲得這樣一枚獎牌。 值得收藏者注意的是,在同一屆世博會上紀念章往往會有很多類型。1900年世博會有一款紀念大銅章,其正面為女神和太陽的圖案,背面則展現了此次世博會的特點。由于1900年世博會正值世紀轉換,當時的主題是“回歸19世紀,展望新世紀”,在這個會上首次展示許多新興事物,如齊柏林飛艇、美國人研制的巨型相機“猛瑪”、能放大1000倍的望遠鏡、第一臺無線電收發報機等,這些都能使人們對此次世博會有更多的了解。這枚紀念大銅章的最終成交價為1344元。斐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