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金銀幣將面市
就在金銀幣行情一片低迷之時,世界遺產系列“黃山”卻高調登場了。為了催熱市場,金幣總公司還首度推出了新的發行方式——引入“做市商”托底市場價格。
導報記者昨日獲悉,廈門尚沒有“黃山”現身。對于新的發行方式,業內人士稱效果尚待觀察。
一周多后才能在廈亮相
8月8日,央行正式發行世界遺產黃山金銀幣。全套共8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5枚。不過,廈門市民要看到“黃山”的真身,還得等一個多星期。
“題材不錯,規格多,可選擇性也大。”中國金幣廈門綠家園店劉經理告訴導報記者,作為系列性品種,“黃山”還是值得藏家關注。此前,央行已發行了三組世界遺產系列題材金銀幣——武陵源、武當山古建筑群、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
不過,比起金銀幣本身,更讓業內人士期待的是此次金幣總公司推行的發行新制度。據悉,此次金幣總公司不僅縮減了“黃山”的發行量,且確定了天津寶泉為“做市商”,在發行之日起3個月內,如果經銷商還有存貨,寶泉將按零售指導價進行收購。
能否催熱市場尚待觀察
“算是一個利好。”裕鑫古玩城錢幣商陳林認為,金幣總公司推出新的發行方式,保證了經銷商的利潤空間,避免了消費者對金銀幣大幅貶值的擔憂,無疑是為了激發投資者熱情,讓金銀幣市場盡快走出低迷。
受經濟形勢不佳和國際金價大跌影響,今年發行的金銀紀念幣不僅身價沒有隨著時間上漲,反而有所縮水。如佛教圣地“普陀山”,剛發行時市場零售價突破了6000元,現已回落至5500元附近;5月發行的“青銅器”(二組),發行價就跌破了4000元;對金銀價更為敏感的熊貓投資幣受挫更重,2013年“套金貓”,從發行不久時的2.3萬元左右下探到了2萬元上下。
不過,在看好的同時,業內人士對此也表示了謹慎樂觀。他們認為,金銀幣行情的好壞,主要是看市場、題材優劣以及藏家的認可度,如果東西本身不怎么樣,而是靠人為去改變,不僅有相當的難度,而且反而有越弄越低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