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金銀幣尚需睜大眼睛 |
晨報記者 韓益忠 近幾年黃金市場火爆,黃金制品自然跟著走俏。這吸引了大批的投資客,一些人不顧三七二十一,只要跟金銀沾邊,就忙不迭地掏口袋,一些不法之徒就瞅準時機下手,他們設下圈套,讓一個個不知情的消費者墜入陷阱。 據了解,一些造假商販惡意制售假冒市面上各類熱銷產品,并以偷換概念、以次充好的方式欺騙投資者,他們或利用收藏市場的臨時柜臺,或利用發達的網絡銷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些產品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大多在產品的外表鍍上一層貴金屬,里面含的卻是其它廉價金屬。其實,識別這種假冒產品并不難,首先,如金銀紀念幣是國家法定貨幣,只能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紀念幣帶有國名、面額和年號,通常每枚紀念幣均附有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簽字的證書;其次,正規商家經銷的每一個產品,因為出品于金幣總公司,僅有一個編號,倘若重號,即為假冒;再次,購買前,最好登錄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金幣總公司官方網站及中國金幣總公司客服中心核實,如果在以上渠道查不到,則基本為假冒品;最后,貴金屬紀念幣發行要素主要有產品的主題、圖案、面額、材質、規格、發行數量、發行時間、鑒定證書等,以上要素缺一不可。當然,對初涉金銀幣市場的投資者,還要防止用紀念章混同紀念幣的情況發生,這兩者之間的價值差距巨大,金銀紀念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計劃發行的法定貨幣。由于紀念幣發行數量較少,且兼具保值、收藏的功能,所以能夠成為眾多收藏者追逐的對象。但紀念章一般是由各類企業或者民間自行設計制造銷售的金銀紀念章,由于沒有幣值屬性,且發行量可以充分滿足,所以一般少有投資價值,10多年前,香港回歸之際,收藏市場上發行很多紀念章,但多屬企業行為,現在回頭看,幾乎沒有一個入藏家法眼的。所以投資金銀幣一定要睜大眼睛識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