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金銀幣年號的研究(下)(孫景龍) |
發布日期:09-09-25 08:20:3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孫景龍 |
公司、香港經濟導報出版):“……轉化法則之二,是為注重突出紀念幣特點,作為國家法定貨幣組成部分之一,紀念幣均鐫國號及發行年號、面值等。其文字擺放位置與字體等均須與繪畫、建筑藝術作品相呼應,從而達到完美藝術統一……”; 四是中國金銀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樣幣評審委員會委員、世界硬幣大獎評委、中國金幣總公司設計部經理胡福慶先生在《金銀紀念幣鑄造工藝的相對獨立性》一文的第二部分“文字排列及字體選擇”(中國金幣網,2002年11月“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設計與生產工藝創新研討會”專輯):幣面上文字是圖案的組成部分。文字與構圖的關系很密切,其中國名和年號是必須考慮的要素。一般來講,文字采用的字體不宜太花哨,像化妝品上的休閑字體,絕對不能出現在幣面上。文字的大小也很講究,一般采用的字體大小不宜超過幣面直徑的1/8,個別可以適當根據構圖需要大一些。在紀念章上文字的排列很隨意,很容易出效果,但是幣(章)面的文字排列一定要慎重。例如圍圓排列的文字,一定要貼邊,如果離邊中移,而邊上又沒有其他輔助表現的圖案,幣(章)面則會很空,缺乏嚴肅穩定的感覺。 3:錢幣設計師的藝術處理 這是指錢幣設計師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的藝術發揮和最佳處理。如著名錢幣設計家向黎明女士在她的設計體會《德國世界杯1盎司銀幣浮雕創作小記》(《錢幣》報,創刊號)中談到:設計和雕刻,是錢幣設計的兩個過程。按設計稿做浮雕,一般就是把設計稿上平面的形象做成適合制模和壓印的浮雕形象。但有時會把浮雕制作當成第二次創作,進一步提升設計稿的創意,得到更好的效果。在參加2006年“德國世界杯1盎司銀幣”的浮雕競標中,自己對原設計稿有不同的理解和浮雕形象的反常處理,就得到了好的效果。雖然向黎明女士并沒有談到文字(包括阿拉伯數字的年號)方面設計具體的做法,可我推論各造幣機構設計師、雕刻師的實際操作,對于年號等要素的最終設計藝術效果是至關重要的。 筆者認為,由于金銀幣是國家法定貨幣,其幣面文字應視同國家級的正規文書,可以確定為正規出版物或嚴肅的文本。因此,建議在年號的設計上應注意把握三點:一是阿拉伯數字的書寫務必規范;二是控制好幣文之間的大小比例;三是力求幣面整體和諧的美感。 其實,若參照《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客觀分析已發行金銀幣的年號,應把握兩個重要的時點,即1987年和1996年。其中又可分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