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09年9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文接9月上旬刊:
12:特殊排列的年號
在已發行的所有金銀幣中,不論錢幣形狀,年號數字排列規則基本上是自左向右,但也出現過一些特殊情形:一是1999年“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紀念銀幣”中的第二枚即“中國99世界集郵展覽紀念”銀幣,“CHINA”與年號“1999”呈“V”字狀排列在幣的正面的正下方;二是2000年“敦煌藏經洞發現100年周年紀念銀幣”,該幣系長方形,其年號是由上而下排列;三是2005年“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金銀紀念幣”中的面值10元銀幣,其背面主題文字“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紀念”及英文的排列呈現逆時針方向排列。
13:出現在年號方面的趣味幣
① 面額與年號相同的幣:由于中國金銀幣始發于1979年,至2007年只有2000年的年號能與國家貨幣發行機構制訂的面額相同,只出現過一次即2000年“中國庚辰(龍)年金銀紀念幣”中的1公斤梅花形金幣,其發行年號“2000”與面值“2000元”的阿拉伯數字相同,發行量15枚。
② 微雕年號:它與發行年號相同,設計意圖應解讀為和防偽有關,至今只發現一例:1998年“澳門回歸祖國金銀紀念幣(第2組)”,在《澳門基本法》文本左下方刻有微型數字 “98”,呈上下排列。筆者曾查看該幣的《鑒定證書》、“發行公告”及相關金銀幣資料,均無此描述。
③ 藝術年號:表明時間含義的年號與該幣的發行年代無關,其目的是更加藝術化地表現紀念主題。在2002年“慶祝上海申博成功金銀紀念幣”中,面值10元銀幣背面采用了巨大的藝術字“2010”年號作為圖案表現紀念主題。
④ 年號出現率最高的幣:截至2007年5月,在已發行的金銀幣中,創下年號(時間上的概念)在幣面出現率最高的記錄是“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金銀紀念幣”,若連同紀念主題中的外文及世界杯吉祥物標志里的年號,表達時間含義上的年號多達5~6處。
⑤“一幣兩版”年號異同的幣:僅出現一次,即2000年“中國京劇藝術”第二組5盎司龍鳳呈祥彩色銀幣,一是正版幣年號為“2000”,另一枚是特版幣年號為“2001”。
四、學術探究
作為金銀幣的要素之一的年號,究竟如何設計?怎樣科學合理擺放?什么字體為最佳效果?其常規要求和基本規定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