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60周年銀幣12000漲至51200元 |
“第四套國慶紀念幣”一套共5枚,其中金幣3枚,銀幣2枚。 記者 何夢青 國慶假期剛過完,冷清了一陣的藏品市場再度活躍起來,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國慶專題藏品各版塊都出現了較大漲幅。隨著國際金價的不斷走高,國慶專題金銀幣更是表現突出。 業內人士分析稱,國慶專題金銀幣已成為今年漲幅最大的貴金屬題材。此外,國慶專題郵票、國慶流通紀念幣、紀念鈔等品種因其題材特殊性和入門門檻低,也成為市民投資首選。 【市場行情】“國慶”金銀幣漲幅翻番 金銀幣一直被認為是最抗跌的投資品種,其中,紀念幣由于題材、制作工藝、發行量等原因,其市場價格通常要遠高于投資幣,如果選擇的品種和時機得當,其市場價格往往會有驚人的漲幅。 國慶專題金銀幣就是一種貴金屬紀念幣,由于近日國際金價的走高,金銀幣漲勢喜人。記者從各大收藏網站上了解到金銀幣最新價格,國慶60周年5盎司金幣由開盤時的125000元漲至250000元,金銀套幣(1/4盎司金幣+1盎司銀幣)由開盤時的5000元漲至8350元,國慶60周年1公斤銀幣由開盤價12000元漲至51200 元,均出現了較大漲幅。 據了解,從1979年第一次發行國慶30周年金銀幣至今,央行已發行了4套國慶金銀幣,分別是30周年、40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金銀幣。其中最為矚目的1979年國慶30周年金幣共有4枚,發行量僅7萬套,是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貴金屬紀念幣,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不過由于發行量小且年代久遠,這套金銀幣已經十分罕見,屬于金銀幣中的“老精細”品種。 【專家觀點】先從小規格金銀幣入手 “對于想要投資的市民來說,既要合算又要收益理想,就不宜選擇已上漲很高的品種,可以選擇目前市面上一些價格適中的小規格金銀幣,如國慶40周年1/4盎司金幣市場價約5500元,國慶50周年1/2盎司金幣約16500元,而國慶60周年一盎司銀幣,僅售1550元,是值得集幣者多加關注的。”省收藏協會副會長盧伯雄建議。 不過,記者從中國金幣總公司長沙經銷商處了解到,國慶題材的紀念幣暫時缺貨,想要收藏此類金銀幣的市民們需要通過收藏市場和網絡渠道購買。“因該題材是金銀紀念幣中的亮點品種,幾乎都是高開高走,在收藏品市場和網上購買時,一定要辨別真假,千萬別貪便宜。貴金屬紀念幣透明度高是無漏可檢的,切記不要聽信賣家的忽悠之言,否則會被騙。”盧伯雄告訴投資者。 其他藏品 國慶專題郵票 在郵市里,早中期發行的“老紀特”國慶專題郵票價格較高。所謂“老紀特”郵票,是指從1949年10月8日至1967年3月10日期間發行的124套紀念郵票和75套特種郵票。如最早問世、發行量80萬套的紀4《開國紀念》已達3600元,發行量50萬套的紀6開國一周年郵票漲至2200元,發行量僅為4萬套的新中國第一套連票形式紀106M國慶15周年小全張售價已高達34000元。 相比于“老紀特”高昂的價格,后期發行的國慶專題郵票則售價較低。如J45M國徽小型張為650元,1979年發行的J47歡慶市價僅為33元,堪稱低價潛力品種的J163國慶40周年郵票僅為3.7元。大多數郵市賣家認為,從投資獲利的角度來看,目前價格較低、發行量不大的后期郵票是集藏愛好者較好的選擇。 國慶專題紀念鈔 作為大眾收藏品的國慶題材流通紀念幣和紀念鈔也不容忽視,“國慶”流通紀念幣共有國慶35周年、國慶40周年和國慶50周年三套,目前市價分別為480元、18元和25元。1999年發行的第一套50元國慶紀念鈔單張全新品相已漲至270元。 業內人士透露, 這張紀念鈔是我國發行的第一張國慶紀念鈔,也是唯一一張,堪稱紀念鈔的龍頭。當時共發行了6000萬張五十元面值,同時發行了10萬張同圖國慶鈔三連體。就市場上的成交情況來看,2011年國慶鈔在市場上的回收量非常巨大,成捆出貨的現象屢見不鮮,這也可能是造成國慶鈔在后市下跌的原因。 提醒 國慶藏品或將回調 記者在節日期間登錄各大收藏品網站看到,不少錢幣、郵票和郵品禮冊依舊占據了相當顯眼的位置,有國慶、生肖、年畫、名畫等主題。長沙市民范先生告訴記者,他每逢過節都會選購應節的禮品冊送給親友:“一般題材的禮品冊價格并不高,做工又精美,送禮既表達了心意又很體面,適合我們這樣的工薪階層。” 不過,盧伯雄提醒消費者,禮品冊偏重禮品屬性,并在包裝上花費較大成本,因此藏品本身的價值并不高,不具備持久的升值潛力,想要作為投資收藏的市民最好不要選擇禮品冊,適宜挑選有潛力的裸品和精品。 此外,長沙天心閣古玩城劉老板還表示,歷年的國慶題材藏品都存在一定的先追高再減值空間,國慶后會有一段時間的回調,市民可以把握時機。 來源:湖南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