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紀念幣發行量是把雙刃劍 |
發布日期:12-11-24 08:38:1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金融博覽·財富 作者: |
犧牲品”。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了“北京奧運會”第二組與第三組金銀幣上,題材的價值灰飛煙滅,盡管它們現在的市場價格都高于初始發售價格,但已經是時過境遷了,失去了意義。 發行量是把雙刃劍 熊貓題材也是一個連續性的熱門題材。自1982年起,中國人民銀行開始鑄造發行“熊貓”金幣。1983年首枚“熊貓”銀幣發行。今年正值“熊貓”金幣發行3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為此還發行了“熊貓金幣發行30周年”金銀幣。 從“熊貓”金銀幣發行以來的情況看,除了其成交金額位居各大系列金銀幣之首之外,并沒有什么特別能夠吸引收藏者和投資者的獨特之處。“熊貓”系列金銀幣的成交量之所以一直以來都保持著“老大”的地位,這與其發行量超出常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銀幣更是如此。但是,發行量是一把不好掌控的雙刃劍,發行量大了,必然會對市場產生不良影響。 發行量的增加無疑打亂了原來市場的運行態勢,唯有通過價格的暴跌才能構筑起市場新的平衡,在這種新平衡的格局之下重新展開又一輪的博弈。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博弈的意義幾乎已是蕩然無存。雖然2011年“熊貓”1盎司銀幣一直保持著連續性大量成交的態勢,可它的價格卻是停滯不前,也就是說,它已經完全失去了博弈的價值,走向了平庸,這也正是它的悲哀之處。 2012年“熊貓”1盎司銀幣也遭遇同樣的命運,但這種情況絕非僅僅表現在“熊貓”金銀幣上,其他品種也同樣可以找到蛛絲馬跡。比如說“庚寅虎”5盎司彩色銀幣的發行量為8800枚,但到了“壬辰龍”5盎司彩色銀幣發行的時候,發行量就暴增至30000枚,市場原有的平衡被徹底打破了。 市場運行的內在動力 從“熊貓金幣發行30周年”金銀幣上市以來的價格變化態勢來看,呈現出一種典型的穩步推高的格局。首次發行的1/4盎司規格的銀幣從220元漲到了420元,這是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沒有預料到的。從某種程度上講,1/4盎司銀幣或許就是一面鏡子,它為我們今后比較精準地確定金銀幣的發行量提供了某種答案。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并不是所有規格的“熊貓金幣發行30 周年”金銀幣都廣受歡迎,規格為5 盎司的銀幣價格在3200 元的初始發售價格附近搖擺不定,這還是發行量較大在作怪。 新品種上市之后的破發問題可以說是屢見不鮮,這對于投資者的心理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這種現象越多,對市場的破壞力也就越大,資金抽離的情況也就越發嚴重,市場的氣氛也就越為凝重。30 萬枚是“熊貓金幣發行30 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