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麒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它們不會輕易露面讓凡人看見,如果現世,那就是千載難逢的祥瑞之兆,一般只有在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才會出現。史書記載,劉邦的母親夢與龍交,才生下的他,后來成為漢朝開國之君;鳳鳴岐山,周文王、周武王振興西岐,最終奪得天下;孔子出生前,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凡此總總,不勝枚舉。對于統治者來說,宣傳龍、鳳、麒麟現世,多有名正言順、粉飾太平之意;而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只是在龍、鳳、麒麟身上寄托了吉祥、富貴的美好愿望。人們以龍代表男性,以鳳代表女性,龍鳳呈祥便寓意新婚之喜,新人的服飾、床上用品等裝點龍鳳呈祥圖案,祝愿婚姻美滿;新房正堂布置麒麟送子的圖畫或擺件,期盼早生貴子。龍、鳳、麒麟“飛入尋常百姓家”,褪去了王權貴族的光環,成為吉祥、福瑞的象征,逐漸融入民俗文化之中。
中國人民銀行于1990年發行了龍鳳金銀紀念幣,背面圖案為一龍一鳳上下盤旋,雖未標注文字,但一看便知是“龍鳳呈祥”圖,說明該圖在人們心目中有著深刻的印象,可見民俗文化根深蒂固,幾千年來傳承不衰。
幣面上,龍鳳相遇,上下翻飛,霎時有瑞氣千條籠身、靈光萬道罩體,一派祥和喜慶之象。20盎司、2盎司等大規格金銀幣是饋贈新人的最佳禮物,顯得大氣豪爽,新人得此更是喜上加喜,美在心里。小巧玲瓏的1克金幣和2克銀幣,也十分惹人喜愛,這兩枚幣面積雖小,但細微處才見真功夫,龍須、龍眼、龍鱗、龍爪,鳳冠、鳳目、鳳羽、鳳尾等皆清晰精致,線條刻畫的幾縷祥云,飄飄裊裊,輕盈靈動,彷佛隨著龍鳳的飛舞若升若降,左右飄曳。
1994年中國人民銀行又發行了龍鳳雙金屬紀念幣,圖案與1990年的相同,內圓為金,外環為銀,金銀嚴絲合縫,渾然天成。如果以金代龍、以銀代鳳,就恰與龍鳳呈祥相呼應,寓意夫妻之間相親相愛,永不分離,這或許就是龍鳳雙金屬紀念幣設計者的初衷吧。
1994、1995、1996、1997年,中國人民銀行連續四年發行了麒麟紀念幣,“四靈”中惟有麒麟享此殊榮。1994年正面主景為“麒麟送子”圖,麒麟腳踏祥云,馱著一個秀氣可愛的孩子,他一手拿荷花,一手握如意,預示著他將帶給所到之家和諧美滿、吉祥如意的生活。1995年和1996年正面主景圖案都是一只麒麟,雄壯威武,非公麒麟莫屬。我們過去看到的母麒麟通常是腳踩小麒麟,1997年的紀念幣卻另辟蹊徑,讓母麒麟與小麒麟一起騰云駕霧,母麒麟看護著孩子,引導前行;小麒麟仰望著母親,右前蹄抬起,像是在與母親打招呼,洋溢著濃濃的母子親情,充滿了溫暖和幸福。人們熱切希望生下漂亮、聰明、健康的孩子,長大后德才兼備,故而祈盼麒麟送子,誕下麟兒,以求美夢成真。1公斤、5盎司等大規格麒麟金銀幣最適合收藏家中,比任何圖畫、擺件都要珍貴,金銀本身已是財富,其吉祥寓意更是無價。
中國人喜歡畫著龍、鳳、麒麟形象的吉祥圖案,祈求過上富足、美好的生活,因而“龍鳳呈祥”、“麒麟送子”金銀幣能夠獲得普遍認可。由此看來,貴金屬紀念幣只有從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民俗文化中汲取營養,選材立項,才能不斷造出精品和傳世之作。
作者:靈犀一葉 中國金幣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