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珍--銀鎏金“論語玉燭”龜形器(子安) |
發布日期:10-03-03 08:35:3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子安 |
子都在忙著平叛,忙到五代十國,平叛的活兒倒是沒了,國也跟著亡了。看起來皇帝也有玩不起的時候。從這點也可以理解安定、和諧的重要,一個國家動蕩,兵荒馬亂,大官大僚的家私也難以確保,只好"三十七計"——學學鼴鼠深挖洞玩窖藏了。當然,倒退千年,即使埋藏者再怎樣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也無法預見,當時的兵荒馬亂會給今天的我們帶來眼福——一件寶物的重生。
毋庸置疑,酒文化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個重要組成部分。將其泛文化化的表現就是酒趣。酒趣蘊藏于酒令之中,酒令則純是以文化入酒的,是酒文化中的文化精粹。因此你可以儒雅地說飲酒也就是在飲文化。酒令起源于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而酒籌的發端,大約始于唐,我們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的詩句中可以得到驗證。酒籌的出現,自唐以后逐步演變為一種飲酒行令的工具,各種用竹木、銀器、銅具、象牙、獸骨等材料刻制各種令辭和酒約的籌子爭奇斗勝。宴席間行令時,按順序搖筒抽籌,先由首席令官飲一杯令酒,然后自《玉燭》這類的令籌中抽取一支,根據籌子規定的令辭、酒約行令飲酒。這件器物正是適應這種世俗生活需要而出現的新型酒籌,該器器體俊秀,構思巧妙,工藝精細,匠心獨具,迄今為止尚未見同類文物出土,堪稱國寶。現藏鎮江市博物館。 “唐人飲酒必為令為佐歡”。酒令有雅俗之分,論語酒籌是雅令中較為典型的一種。雅令即文字令,通常是在具有較豐富文化知識的人士間流行。白居易曰:“閑徵雅令窮經吏,醉聽新吟勝管弦。”認為酒宴中的雅令要比樂曲佐酒更有意趣。大詩人劉禹錫也曾有詩句云“杯停新令舉,詩動彩箋忙”,便是描述以上酒籌游戲盛事。這是一種文人附庸風雅標榜品位之舉。酒宴中的酒籌令有著很大的文化含量,參與者須學富五車,學貫古今,四書五經、詩詞歌賦爛熟于心瑯瑯上口,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民俗俚語都能做到胸羅萬象,腹藏珠璣才有資格現場發飆而不被罰酒。 酒令是中國獨有的游戲。古代酒令中有許多比較文雅的形式,特別是詩詞曲文酒令,升華了勸酒行為的文明化和藝術化,如“論語籌令”、“安雅堂酒令”等。既活躍酒席氣氛,佐飲助興之趣,又使人掌握許多歷史典故,深化了學養學識。我們借助眼前這件文物,為了解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又開啟了一道門,進入這道門可以透視到酒文化在物質精神上的雙重價值。從古老的酒籌上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文化的象征,嗅出濃郁的文化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