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堅談熊貓金幣設計的點滴趣事 |
(三)差一點成了“三腳貓”
在上海方言中,“三腳貓”有“不專一,不穩定”的含義。我在設計83年版熊貓金幣初稿時,熊貓后面的一條腿畫得很小。圖稿上報后,當時負責這項任務的貢清棟處長特來電問之,縮小到產品后是否會不清楚。我突然有悟,金幣實際尺寸確實很小,最小的1/20盎司金幣只有14毫米。如果在制模研磨過程中稍有疏忽,就會磨掉這只腳,不就成了“三腳貓”。后來我在石膏型雕刻中,加大了這只腳的形狀,終于成了一只又穩全,又可愛的國寶熊貓。它已穩步的走出中國,走向了世界。
(四)“” (星光)帶來祝福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在83年熊貓金幣畫面周圍的文字間,有兩個“”圖案,我這里也有一個小故事。
記得我在當年在設計這幅圖稿時,熊貓周圍的文字按要求,除標上中文的成色、含金量和面值外,還有這些內容的英文字母。圖稿上報至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有關領導在審稿后,覺得文字太多,內容又重復,建議去掉其英文字母。經修改定稿后,我立即制作石膏型。在浮雕時,覺得去掉英文后,好像空間大了點,就擅自加了兩個表示閃光的“”圖案。也許當時對石膏型的審查不大嚴格,經制模很快就制成了樣幣。
一天,我去北京出差,住在北京印鈔廠招待所,碰到了當時任廠長的邊躍輝同志,于是,就跟我聊起關于83年版熊貓金幣的事。他將要去美國參加國際造幣廠長會議,順便把這套83年版熊貓金幣的樣品送到美國地區的經銷商——美國熊貓公司。他說:總公司已看過金幣樣品,發現邊上多了兩個“”的小圖案,反正整體沒有大的變化,就決定把這套樣幣送到經銷商那里看了再說。不久,北京總公司來電:說是美國熊貓公司覺得金幣的質量很好,特別是邊上有兩個“十”字符號,有“同在、祝愿、平安”的含義,也許更會促進其銷售。所以后來在正式產品上,保留了原有的這兩個“”的圖案。發行后,聽說收藏者特別喜歡,銷售情況也很好!在隨后舉行的世界硬幣大賽中,這組83年版熊貓金幣獲得85年度“最佳金幣獎”。我想可能與這兩個“閃光點”或被看成“十”字的圖案,也有一定關系吧!
以上是我回憶當年設計雕刻時的幾點小趣事,也說明了中國熊貓金幣從題材的確定,到設計、雕刻、工藝技術的研究探索都是很不易的。總行、總公司、造幣廠的領導,設計雕刻人員,工藝技術與經銷人員都花了不少心血。特別是直接負責這一項目的總公司領導朱純德同志為研發中國熊貓金幣,用盡了畢生精力,卻未能看到“熊貓金幣發行30歲”的今天,著實令人惋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