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日前從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了解到,央行將于7月19日發行“世界遺產——大足石刻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4枚,其中金幣2枚,銀幣2枚,均為法定貨幣,成色均達99.9%。從背面圖案看,有3枚紀念幣圖案都是佛像,剩余1枚是風景,包括千手觀音、日月觀音、釋迦涅槃圣跡圖、寶頂山。
廣東省集藏投資協會錢幣收藏專家高鵬介紹,這套金銀幣當中發行量最少的是“千手觀音”金幣,面值2000元、發行量僅1000枚,含純金150克,直徑60毫米,另一枚“日月觀音”金幣發行量則多達30000枚,含純金8克,面額100元,直徑22毫米;銀幣中發行量較少的是“釋迦涅槃圣跡圖”銀幣,含純銀1公斤,面額300元,最大發行量5000枚,直徑100毫米,“寶頂山”銀幣發行最大,達60000枚,含純銀30克,面額10元,直徑40毫米。該套金銀紀念幣由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沈陽造幣有限公司、上海造幣有限公司鑄造,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銷。
佛教題材金銀幣成穩定系列
高鵬告訴記者,“大足石刻”金銀幣雖然歸類于“世界遺產”這一類型,但其圖案涉及到“觀音”、“釋迦”等佛教因素,因而備受佛教題材金銀幣愛好者的期待。
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并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國人民銀行自2012年開始發行該系列金銀幣,一年一套,并于2015年以“九華山”金銀紀念幣收官。目前收藏市場上,這四套佛教題材的金銀幣價格均在5000元上下。
高鵬表示,即將發行的“大足石刻”金銀幣,期貨價格在4700—4800元左右,比前面四套金銀幣的價格都要低,但是商家的估價并不能作為最終判斷,藏品的價格還是要等實物出來之后,根據藏家的認可度、需求量還有市場流通量來決定。
佛教題材的金銀幣歷來都是金銀幣市場上備受追捧的品種。高鵬認為,佛教題材的金銀幣較好滿足了大眾某些特定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如早期發行的“送子觀音”金銀幣,就與人們祈得子嗣的心愿相契合;其次,發行量適中,規格多樣、齊全,大大提高了大眾收藏的參與度;再者,就是工藝的創新、設計鑄造的精美,令佛教題材的金銀幣極具觀賞性。另外,佛教題材的金銀幣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這也是其廣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佛教四大名山外,我國還發行過有龍門石窟、敦煌、麥積山、云岡石窟、幻彩觀音、本色觀音幣等一系列金銀幣,目前,佛教題材的金銀幣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系列收藏,“大足石刻”的發行因而也備受期待,加上近期國際金價震蕩走高,業內專家預測,“大足石刻”面市之后價格有望高開。
“世界遺產”系列新品更受關注
“受‘歇夏期’的影響,目前的金銀幣市場行情不溫不火。”高鵬坦言,“大足石刻”因題材好,它的發行或將為疲軟的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而與“大足石刻”同屬“世界遺產”系列的“長城”金銀幣、“武陵源”金銀幣等品種,因發行年份較早,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時間一長,便使得“世界遺產”這個系列的金銀幣熱度悄然退去,如發行初期表現突出的“黃山”金銀幣,目前的市場價格在5500元左右,較5400元的發行初期價格來說,漲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現在該系列藏品更受關注的多是新品。”高鵬介紹,“黃山”金銀幣在剛發行的時候也是經歷過一番商家的暴炒和藏家的瘋搶,如今可謂是“過氣明星”了。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市場的變化,出現了許多“只進不出”的金銀幣買家,這部分買家已基本回歸到以收藏為主,所以金銀幣價格也出現了明顯的分化,精品價格穩步上升,題材不佳者則陷入低迷。
而回歸“藏”市后的金銀幣,在設計、制作上都更加追求精美,以吸引更多的藏家群體入市,以去年發行的“九華山”1公斤銀幣為例,因該幣背面圖案的“地藏菩薩”立像,頭部佛光及足底的蓮花臺均采用了局部幻彩效果,所以頗受藏家喜歡,成為該系列熱門。
南方日報記者 胡新科
通訊員 林漫懿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