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之地的藝術人生——記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正高級工藝美術師沈志云 |
獨特風格。
設計原點:通過鈔券向世人展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第五套人民幣成功研發,上海印鈔公司一批鈔券設計人才也因之在鈔券設計雕刻領域嶄露頭角,沈志云便是其中一位。 1994年,在第五套人民幣設計中,沈志云用富有現代感的設計語言詮釋飽含東方文化特征的中華文明內涵,用吻合時代審美意味的設計形式傳達具有中國特征的視覺元素,努力追求使用功能和主題內容有機結合,并注重強調防偽、方便識別和流通。1999年,該設計獲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第五套人民幣設計研制(紙幣設計)二等獎。 初戰告捷,更堅定了沈志云投身鈔券設計事業的決心和信念,設計道路也越走越順暢。2001年,他完成了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港鈔的設計,整套港幣設計形式新穎、色彩典雅,獲得專家高度評價;2006年,他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設計小組共同設計的北京奧運紀念鈔,在眾多設計方案中脫穎而出,一舉中標;2007年,他主持設計中國銀行新版澳門鈔正面;2008年,他設計的中國銀行港鈔正面方案被選中,并負責整套五個面額正面設計……十余年耕耘,在鈔券設計領域,沈志云收獲累累碩果。 鈔券是祖國的名片,通過鈔券展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這是沈志云鈔券設計的原點。因而,他的鈔券設計理念清晰而富有個性:兼顧民族性和時代感的撞擊與融合,立足于傳統與創新在現代審美層面的有機統一。 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作為上海印鈔公司設計團隊領軍人物,沈志云的設計不僅僅局限于鈔券,也涉及護照、國庫券、銀行票據等方面。 不同的品類,需要不同的表現形式。沈志云坦言,相對狹窄的創造平臺及繁復的工藝技術制約,常常會出現設計瓶頸。突破自我就是否定自我的過程,不斷尋求新的創意、吻合產品定位的設計樣式和審美取向是突破創作瓶頸的關鍵。 比如,新版電子護照的設計,沈志云至今記憶猶新,幾易其稿的創作過程異常艱辛。設計主景圖案,從歷史、文化、民族、地域等諸多因素中分析、論證和歸類,選出具有中國特征、公眾認知度、民族性和時代性相對平衡的設計元素;設計形式反復斟酌,最后采用簡約、明晰、具有現代意味的表現形式,傳達主題的內涵和外延。新版電子護照的精湛設計,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高度評價。 這個用一腔赤誠和高超技藝讓共和國名片熠熠生輝的鈔券設計者這樣定位自己的專業:“我們的設計要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和時間的沖刷。”僅此一言,沈志云的人格魅力和藝術氣質已然定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