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藏友在網上發出這樣的截圖,應該是其朋友的朋友圈動態,可見圖片中一捆90年版50元券鈔票,實際上里面全是白紙,只是這個白紙經過精心偽裝,在其周邊印刷上了紙幣的邊緣底紋,讓整捆鈔票在沒有拆封的情況下看起來和真鈔一樣。
很多藏友表示現在收藏市場的造假現象雖然司空見慣,但仍舊防不勝防。之前小編就已經發現在紀念幣上,不僅有用鐵圈偽裝紀念幣或廉價紀念幣冒充貴價紀念幣做成卷幣出售,還有利用從銀行遺棄的原裝拆封紙盒冒充未拆封盒幣出售。而這種偽裝式的造假如今已經不再是新發行的紀念幣的權利了,連第四套人民幣也開始出現了這樣的造假現象,可見收藏已經成為了造假分子最新有利可圖的最佳場所。
為什么會有如此精制的偽造捆鈔呢?小編認為這應該是來自為影視劇制作道具紙幣的印刷廠。因為一般來說,有些影視作品需要表現整捆鈔票的畫面,但不可能使用真實鈔票或是完全印刷的鈔票,因此出于成本和視覺考慮,就只印刷周邊的底紋。而這樣的“道具錢”恰巧被不法分子利用,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從藏友揭露的情況看,第四套人民幣價值最高的錢幣成了這些假幣的重災區。90年版的50元券,80年版的2元券必然成為這些捆鈔的重點偽造對象。那會不會有80年版的50元券捆鈔偽造出現呢?那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8050發行量很少,能出現捆鈔的機會微乎其微。
該如何識別這些假幣呢?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收藏捆鈔。雖然捆鈔具有高價值,但事實上,收藏并非是只有大量收藏才能凸顯收藏的價值,小散的收藏也能突出錢幣收藏的意義與價值,同樣能在升值的固然趨勢下不斷獲得更高的收藏效益。當然,如果你確實對捆鈔收藏非常喜愛,而且閑資過多,那么在收藏的時候,務必要求當場驗貨,隨機通過選取部分鈔票進行紙張上的辨別,以做到更好的保障自己的收藏權益。
來源: 廣發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