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精稀是金銀幣的龍頭和靈魂(深圳晚報) |
發布日期:12-06-12 11:23:0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深圳晚報 作者:丁昌 |
幣的成交價高達2000萬日元;2000版熊貓1公斤金幣也以1650萬日元順利成交,眾多想抄底老精稀的買家紛紛鎩羽而歸,而看好老精稀的陳浩敏、李振亭、徐弘、孟倩等人則斥巨資下單,都拍得了心儀的精品,其中陳浩敏收獲最大,奪得了價值700萬人民幣左右的拍品。 從現實情況看,德國,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傳統的老精稀回流地區貨源枯竭,美國雖有一些貨源,而開價卻高于中國國內市場價,最近,國內頂級拍賣公司嘉德,保利,誠軒老精稀拍品征集非常困難,也凸現了老精稀的價值和稀缺程度。 正如中國集幣在線資深版主老張所言: 環境改變價值。只需時間倒推10年,對前10年的環境變化理性反思而不難發現,國際金價上漲超過6倍,社會居民收入普遍成數倍增長,富裕階層規模迅猛擴大,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成為追求,物價指數持續大幅攀升,就是禮尚往來的份子錢也呈幾何級增長,連當今使用100元面值的貨幣也是10年前10元面值貨幣的普遍感覺。因此,種種環境的變化,使較多藏品相對增值,直接影響著收藏領域行情的大發展,即古董、玉石、字畫、瓷器等呈數倍至數十倍甚至數百倍幅度上漲,那么,作為收藏領域的金銀幣豈有不漲之理,老精稀價值體現更在情理之中。另外,老精稀的存世絕對量基本恒定,但收藏隊伍規模持續擴大,供求矛盾加劇更凸現物以稀為貴的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