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璣珠 賞幣怡情 |
發布日期:09-10-13 10:46:2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杜天麟 |
欲望的趨動下而超速增長。體現在市場的交易或交換上,圓滿地完成了歷史與現實的價值輪回。卻也不失一種順應市場經濟與“國際接軌”的意識,并無“銅臭”之恥,除非是那種販進販出的窮倒騰,但,那又算不上是真正的收藏了。 時下,我們正處于一個價值多元的時代,即:傳統與現實,深沉與浮淺,發展與淘汰相互并存。然而,無論社會怎樣變遷,作為“收藏社會發展之精華,薈萃能工巧匠之神韻”的文化藝術,則代表了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這是不容置疑的。收藏是一種文化,亦是一種投資。文化的收藏是歷史,投資的收藏是產業。其實,僅是體驗收藏的那種參悟過程,就足已令人賞心悅目,啟迪才智而彌足珍貴。 以文物知識為經,以歷史知識為緯,廣泛地學習古今中外的經濟、文學、歷史、地理等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這是通過集幣活動對筆者的啟示。平時除偶爾與人交換,“以泉會友”便成為我集幣途徑的“精神會餐”。每與同好相聚,談及各自的藏品,由于共同的話題而投緣,又能同樂共賞,通過相互交流與探討,不斷地汲取新的知識與信息,從中獲得寫作的靈感,在驟然騰升的欣喜中,怡然自得地獲得極大的快慰。 從他們數十年來,傾大部分財力而執著地追求與收藏,所積累的文史知識及鑄就的人品和人格魅力,拓寬了我的視野而獲益匪淺。遺憾的是,如今,為探究歷史內涵而追蹤溯源者少,囤積倒騰,以期待升值為目的的居多。使我陡增了“高雅反被投機誤”而“怡情卻為銅臭惱”的些許無奈。然而,每到外地旅游或出差,涉足最多的仍是博物院和郵幣市場。在目不暇接的留連忘返中,總會不由自主地購上幾枚錢幣,方覺不虛此行。 在與友共賞的對晤中:談藏品之怡趣,論收藏之心得,道覓寶之艱辛,憶個中得失之奇緣,話現今附庸風雅之世象,說各自之體會,笑談之間,各自釋懷后而心情璨然。從中悟出:負雅志于高云,雖愛“泉”如命而不貪,因某藏品罕見而不狂,更能因擁有而以此謀利。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中,能安然地保持著這份平和而不浮躁,這也許是在集幣過程中,能給自己帶來陶冶情操的另一種思想境界,亦是當初步入藏界時意想不到的一大收獲。 心靈璣珠,賞幣怡情。通過收藏和提高鑒賞,讓歷史以越來越豐富的實物形式被收藏者所保存下來,這不僅僅是一種高尚有益的文化活動,更能激勵和培育出熱愛大自然和愛國向上的熱忱。我深深地體會到:收藏之雅人心志,每每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