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的行程已經過半。我國金幣市場經過去年的止跌企穩后,這半年的市場運行狀況如何?市場中出現了哪些新動向和新變化?引起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半年的市場又將如何運行和發展?
為使廣大市場參與者對2016年上半年我國金幣市場的運行狀況有所了解,現將“中國現代貴金屬幣信息分析系統”的統計數據簡要匯總如下,同時試探性回答以上問題。
鑒于2016年發行增量的數據尚不完備,這份簡報將不包括對2016年發行增量的分析。對2016年發行存量的分析,將以2015年的市場數據為對比基準,2016年上半年數據的統計時點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我國金幣市場2015年的市場運行狀況詳見已經出版發行的《中國現代貴金屬幣市場分析報告(2015)》
第一部分 數 據
一、市場交易價格走勢
(一)貴金屬價格走勢
進入2016年后,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蕩。在此因素帶動下,與現代貴金屬幣息息相關的貴金屬價格出現了較為迅猛的上漲走勢。
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和其它相關機構的人民幣報價,2016年6月30日與2015年12月31日相比,黃金上漲26.18%,白銀上漲23.34%,鉑金上漲19.25%,鈀金上漲5.35%。
(二)2016年發行存量走勢
鑒于近年來在郵幣卡市場中出現的電子交易平臺線上交易模式,截止2016年6月30日,在我國金幣市場中,將線上數量和線下數量進行分解,同時按不同的市場交易價格進行計算,2016年發行存量線下市值1328.86億元,線上市值114.07億元,合計1442.93億元,線上市值占線下市值比例7.91%,線上交易價格與線下交易價格的加權平均偏離度482.18%。考慮到目前線上市值權重較低,線上與線下交易價格的加權平均偏離度較大,以及歷史數據的可比性等因素,在以下的數據計算中將統一按線下交易價格計算2016年發行存量的市場價總值。
1.大盤走勢
截止2016年6月30日,我國金幣市場2016年發行存量的市場價總值1345.85億元,與2015年底的1290.84億元相比上漲4.26%。
2.兩大權重因素的結構及變化
兩大權重因素的結構主要是指,在我國現代金屬幣的市場價總值中,貴金屬價值和貨幣溢價因素價值(以下簡稱貨幣溢價因素)各自所占的比重。
截止2016年6月30日,在2016年發行存量中,貴金屬價值為831.70億元,貨幣溢價因素為515.15億元,分別占市場價總值的61.80%和38.20%。
與2015年相比,兩大權重因素的結構變化見表1。
以上數據說明,在2016年上半年市場價總值的變化中,貴金屬價格上漲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支撐作用,而貨幣溢價因素的變化滯后于貴金屬價格的上漲。
3.大盤變化的內部結構
在2016年發行存量市場價總值的變化中,內部不同幣種的變化統計見表2.
如表2所示,在2016年上半年市場價總值的抬升中,其中有1217個幣種的價格處于上漲之中,對大盤的貢獻達到100.57億元,與2015年相比上漲15.11%;有303個幣種的價格變化不大;有560個幣種的價格仍處于下跌狀態,對大盤的拖累達到45.56億元,與2015年相比下降10.14%。
此數據說明,在2016年發行存量內部,漲跌互現,但上漲幣種的能量大于下跌幣種的能量。
在2016年發行存量中,不同板塊的變化統計見表3。
如表3所示,在2016年上半年市場價總值的抬升中,不同板塊的市場表現具有較大區別。
從投資幣板塊看,投資幣的整體上漲幅度為7.62%,大于大盤的平均上漲幅度。其中投資金幣優于投資銀幣。
從紀念幣板塊看,紀念幣的整體上漲幅度為1.53%,弱于大盤的平均上漲幅度。其中鉑幣和鈀幣上漲幅度較大,銀幣緊隨其后,而金幣和雙金屬幣只錄得微弱上漲。
從紀念幣的時間板塊看,似乎存在一些明顯規律,即發行時間越久的幣種上漲幅度越大。特別是具有“老精稀”概念的幣種上漲幅度優于大盤,整體上漲幅度達到7.62%。而2014年至2015年發行的幣種,繼續處于價值回歸和市場價格的深度調整之中,整體下跌幅度達到12.14%。這個時間板塊的表現充分顯示出我國金幣市場的高開低走規律,對整個大盤產生了較大的下拽和殺傷力。
從一些典型的板塊看,“8克生肖金幣”、“佛教板塊”和“1990年至1999年1/2盎司普制熊貓金幣板塊”,都是今年上半年較受市場關注的板塊。這些板塊的上漲幅度均優于大盤的平均上漲幅度。其中的“1990年至1999年1/2盎司普制熊貓金幣板塊”和“8克生肖金幣板塊”的市場表現特別突出,表明在2016年的發行存量中,有些紀念幣板塊已經率先啟動。
以上數據充分說明,在2016年發行存量內部,市場價格的走勢是不平衡的:一是投資幣的市場價格緊隨貴金屬價格變動而變化的特性凸顯;二是有些紀念幣板塊已經率先啟動;三是新品次新品的市場價格仍然處于調整之中。
二、電子交易平臺狀況
2016年,各種形式的郵幣卡交易中心(簡稱“電子交易平臺”)繼續蜂擁上線,已經吸引大量資本和人群介入。
目前在電子交易平臺中,上線交易的商品主要有現代貴金屬幣、郵票、封片、磁卡和非金銀錢幣等藏品,而現代貴金屬幣只是整個上線商品中的一少部分。由于本簡報的研究范圍僅限于現代貴金屬幣,以下將主要披露2016年上半年電子交易平臺中現代貴金屬幣的線上交易數據。
當前涉及現代貴金屬幣的“電子交易平臺”主要有兩種交易模式。第一種是“有限上市、有限托管”模式,簡稱“電子盤1.0”。第二種主要實行“放開托管、隨進隨出”的交易模式 簡稱“電子盤2.0”。
(一)電子交易平臺基本數據
截止2016年6月30日止,與現代貴金屬幣相關的電子交易平臺的基本數據見表4。
目前,與現代貴金屬幣相關的電子交易平臺共計23家,與2015年18家的規模相比增加27.77%。增加的份額全部分布在“電子盤1.0”中。
在這些電子交易平臺中,上線交易幣種總數719種,與2015年584個幣種相比增加23.12%;上線交易總數量(枚)共計362.70萬枚,與2015年323.69萬枚相比增加12.05%。
(二)電子交易平臺場內交易狀況
這些電子交易平臺的場內交易狀況見表5.
如表5所示,在這23家電子交易平臺中,上市價總值20.65億元,收盤價總值114.07億元,平均上漲幅度452.28%,高于2015年平均上漲幅度103.50%。其中“電子盤1.0”的幣種最大上漲幅度為142.22倍,“電子盤2.0”的幣種最大上漲幅度為38.38倍,價格明顯偏離價值。當然在這些幣種中,也存在極少數幣種的收盤價低于開盤價。
(三)線上與線下交易狀況差異
這些電子交易平臺線上與線下交易狀況的差異見表6。
如表6所示,在這23家電子交易平臺中,幣種總數占全部發行幣種總數的34.57%;線上總枚數占全部發行總量的4.00%;收盤價總值占全部市場總值的7.91%;上市幣種數量的加權平均控盤率4.00%;與線下交易價格加權平均偏離度為482.81%。其中“電子盤1.0”的價格最大偏離度為17367.16%,“電子盤2.0”的價格最大偏離度為6755.20%。此數據表明,電子交易平臺的交易價格與線下市場的交易價格差距巨大,是一個并不反映整個市場狀況的小局部投機市場。
三、拍賣市場狀況
拍賣是我國現代貴金屬幣進行價值轉換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據對16家國內外主要錢幣拍賣公司的數據跟蹤,2016年上半年我國現代貴金屬幣拍賣狀況統計見表7。
從表7和其它數據統計可以看到:
1.2016年上半年,這16家拍賣公司上拍總數量3.73萬(枚-套),成交總數量3.63萬(枚-套),成交率97.37%,成交總金額折合人民幣1.41億元。
2.在這些拍賣活動中,網絡拍賣成交數量占成交總數量的96.32%。
3.在這些拍賣活動中,網絡拍賣成交金額占成交總金額的88.43%。
4.在這些拍賣活動中,評級幣成交數量占成交總數量的75.09%。
5.在這些拍賣活動中,境內拍賣成交金額占成交總金額的89.24%。
第二部分 分 析
一、市場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投資幣板塊是我國現代貴金屬幣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價總值已占2016年發行存量的46.32%。由于投資幣的整體溢價率較低,因此其價格走勢與金銀價格的走勢密切相關。2016年上半年,由于貴金屬價格的大幅上漲,同步帶動了投資幣板塊價格大幅攀升7.62%,對整個大盤的上漲起到了重要的拉升作用。這是引發今年上半年大盤上漲的重要外因。
我國的金幣市場經過多年的深度調整,底部特征已經開始顯現。特別是對紀念幣板塊來說,有些幣種已經處于超跌狀態。在價值規律作用下,有些幣種或板塊已經開始率先啟動,關注度和活躍度增加,正向預期增強。其中在紀念幣板塊中,1979年至1999年發行幣種的整體上漲幅度已經達到7.62%,對整個大盤的上漲同樣起到的重要支撐作用。這是引發今年上半年大盤上漲的重要內因。
二、市場變化的主要特點
(一)價格走勢特點
今年上半年,盡管整個大盤錄得4.26%的增幅,但市場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板塊分化是最主要的特點。數據表明,在2016年發行存量整體上漲的過程中,也存在繼續下跌探底的幣種或板塊。其中2014年至2015年發行的紀念幣新品次新品,在高開低走的市場慣性作用下,價格繼續大幅下挫,整體錄得12.14%的跌幅,與上漲的幣種或板塊形成明顯反差。價格走勢分化的另一個突出表現是,相同幣種中不同品相的產品,交易價格的變動幅度開始出現較大差異。在相同幣種中,高等級品相的產品價格率先啟動,而一般等級品相的產品交易價格漲幅不大甚至下跌。這種因錢幣品相造成的價格變動幅度差異,一方面反映出目前市場尚不具備價格全面上漲的基礎,同時也反應出收藏投資者觀念的新變化,反應出在目前的市場中投資導向大于收藏導向。
今年上半年市場價格的走勢已經充分說明,市場價格全面上漲的基礎還不牢固,有些幣種或板塊仍然存在一定的下跌空間,但上漲幣種或板塊的總體量已經開始大于下跌幣種或板塊的總體量,這是近年來較少出現的新動向,整個市場已經處于觸底回升狀態。
(二)市場活動特點
2016年上半年,在整體市場價格開始企穩回升的過程中,各項市場活動也呈現出新特點。
在“互聯網+”大潮的帶動下,網絡交易正在不斷發展和擴大。從一級市場看,官方的云商平臺正在逐步發力。從拍賣市場看,網絡拍賣已經占到全部拍賣總額的88.43%。其中特別是微信拍賣,作為一種新的網絡交易模式已經嶄露頭角,開始發揮作用。在網絡交易不斷發展的同時,信息傳播的速度和質量也在迅速改善。其中特別是各種公眾微信號和其他微信傳播形式的迅速興起,獲取我國金幣市場的信息已經變得越來越方便,同時也加強了市場參與者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為市場信息的傳播增添了新活力。
在整個市場中,各種市場宣傳活動日趨活躍。其中特別是各種民間的博覽會、展銷會、專題峰會和交流會大幅增加,各種官方和民間的宣傳推介活動頻繁舉辦,民間沙龍趨于活躍,各種形式的專題講座頻次增加,官方和非官方的幣(章)評選活動也在啟動。人們看到,一股積極宣傳中國金幣文化的正向能量正在不斷聚集,并開始在宣傳中國金幣文化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為適應市場需求,錢幣評級市場繼續發展,新的評級機構不斷加入,資本結構多元復雜,多種評級標準混行,不同標準的價值體系初見雛形,新的概念和玩法不斷出現,優勢公司控制市場格局的狀態正在逐步松動。在錢幣評級市場不斷發展的進程中,面對錢幣評級機構之間激烈的市場爭奪,各種非理性的市場競爭手段凸顯。核心問題是面對利益,有些評級機構不能嚴格穩定的掌控標準,甚至出現一些不正常情況,對錢幣評級市場的長遠發展造成傷害,充分顯示出我國錢幣評級市場的不成熟特征。按照第三方機構的公平獨立原則,如何堅守誠信規則,加速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實現利益均衡和市場規范,已經成為健康發展我國錢幣評級市場必須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三)市場新動向
2016年上半年,市場中也出現了一些新動向。
1.在紀念幣的發行管理中,從“北京銀行成立20周年熊貓加字金銀紀念幣”為時間節點,在發行的首日開始向社會完整公布銷售分配方案,“陽關工程”的實施開始得到全面落實。這將為避免銷售頂層的暗箱操作,提高銷售的公開度和透明度,提供最基本的前提條件。
2.在白銀價格上漲和投資消費結構變化等多種因素帶動下,投資銀幣的銷售出現爆發式增長。據有關信息顯示,上半年已經實現全年800萬枚的銷售目標,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充分顯示出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
3.在金價帶動下,投資金幣的銷售也出現好轉勢頭。但在配套銷售和業績掛鉤等銷售政策導向下,二級市場重新出現批量熔毀2016版大中規格普制熊貓金幣的新動向,由此造成需求扭曲和資源浪費等問題。這種現象值得管理層高度關注,并應及時調整相關銷售辦法,從利益導向上遏制這種現象的擴大和蔓延。
(四)電子交易平臺發展問題
2016年電子交易平臺繼續野蠻生長,參與家數、線上交易品種和規模不斷擴容,場內交易價格平均上漲幅度不斷攀升,與線下交易價格的偏離度不斷擴大。其中特別是,“電子盤2.0”也開始出現封盤炒作傾向。
電子交易平臺經過2013年至2015年的火爆之后,目前已經開始逐步暴露出自身存在的一些原生性缺陷,例如:①籌碼化運作,賭場特征明顯。②交易規則五花八門,投機炒作為上。③交易價格劇烈震蕩,搶錢騙錢盛行。④風險不斷聚集,大魚吃小魚的零和游戲顯現。⑤舉著合法身份,違法違規暗度陳倉。這些缺陷已經充分反映出這種線上交易模式與藝術收藏品的價值形成規律格格不入,完全是一個龐氏騙局,是一個并不代整個市場趨勢的小局部市場。目前,電子交易平臺存在的上述問題已經引起管理層關注和投資者的醒悟,見諸各種媒體報道的小型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盲目看好的輿論氛圍開始逐步轉向。這種交易模式今后能否繼續發展,如何繼續發展的問題已經擺在市場面前。
電子交易平臺的本質是籌碼化的資本運作。資本貪婪和巧取豪奪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它們不會良心發現和自律。面對資本的逐利本質,負責任的政府必須按市場規則,使用有形之手對電子交易平臺加以監管和引導,嚴格審批準入,健全正常的交易規則和制度,加強信息披露,少走彎路邪路,切實維護一般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最大利益,真正闖出一條適合我國藝術收藏品市場發展的新路。收藏品市場有自己發展的基本規律。遵循和敬畏這些規律,電子交易平臺就能平穩發展。違背和冒犯這些規律,電子交易平臺將會是死路一條。
三、市場發展預判
預判市場發展主要是研究今后供需關系的變化,影響供需關系變化的主要誘因是外部環境和內部因素,充滿不確定性,是一項極具挑戰的工作。
(一)有利因素
1.從貴金屬的價格走勢看,今后不斷震蕩上行將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同時央行將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流動性繼續改善也將成為今后一段時間的常態。以上因素對我國的金幣市場來說將形成利好,特別是對投資幣的市場價格將形成有利支撐,同時也將影響市場參與者對其他板塊的市場預期。
2.我國的金幣市場經過近四年的深度調整,底部特征已經顯現。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市場走勢連續企穩回升形成了從熊市向牛市轉換的良好開端。特別是從今年上半年的走勢看,紀念幣板塊的貨幣溢價因素并沒有跟隨貴金屬價格的上升同步上漲,存在補漲的動力和需求。這些因素也將對我國金幣市場的價格走勢形成潛在利好。
3.隨著“互聯網+”新經濟形態的發展,我國金幣市場的交易效率和信息透明度將不斷提高。這些因素將對提高市場流通效率和活躍度形成利好,并會同步影響市場價格的正向走勢。
(二)不利因素
1.目前我國宏觀經濟環境并不十分理想,經濟下行的壓了沒有緩解,實體經濟的發展仍面臨困境。特別是整個藝術收藏品市場還在繼續下行,不知何時能看到底部。我國的金幣市場作為整個藝術收藏品市場的組成部分,一方面將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將受到整個藝術收藏品市場的制約,不可能完全獨善其身。這些因素對改善我國金幣市場的消費結構,擴大消費規模將是不利的。
2.我國金幣市場的年度發行增量不斷大幅擴容,其中特別是紀念幣板塊的發行總量正加速擴大。另外,一級市場零售體系提前透支收藏投資及消費群體增值預期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增加了一般收藏投資者的市場風險。以上問題充分暴露出我國金幣市場發行管理銷售體制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將不利于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和市場參與者的利益均衡,同時也不利于維護消費末端群體的根本利益,對擴大需求將產生遏制作用。
3.在我國金幣市場的品種結構中,價格走勢板塊分化將有可能進一步延續,部分幣種或板塊仍存在一定的下探空間,其中新品次新品的價格并沒有完全調整到位,價格的高開低走還在繼續,完全有可能對大盤形成一定的下拽力。這種情況對今年下半年的市場走勢也將是不利因素。
4.目前我國金幣市場距成熟市場還有一定差距,集中反映在投資比重較大,投機炒作盛行。這些因素也將影響供需關系,引發市場價格的較大波動,不利于下半年市場的穩定發展。
(三)走勢研判
通過以上分析是否可以看到,2016年下半年我國的金幣市場將繼續呈現復雜的多空博弈局面。
在貴金屬價格震蕩上行帶動下,我國金幣市場有可能承接上半年的上升態勢,再次出現全局性下跌的概率已經很小。從投資幣板塊看,投資功能將進一步顯現。從紀念幣新品次新品板塊看,市場交易價格高開低走和價值回歸仍不會避免。從紀念幣發行存量板塊看,還會有一些優質幣種或板塊繼續啟動,但在大盤內部將繼續呈現板塊分化和漲跌互現的局面,整體走勢將是一個反復拉鋸和不斷磨合的較長過程,不會出現V型反轉和一蹴而就的全局性上漲格局。但是上漲板塊的總體量將大于下跌板塊的總體量,而多空對決的力量博弈將向有利于看多一方逐步轉化。因此對我國金幣市場下半年的整體走勢持謹慎看多的判斷,將有可能比較符合當前的市場環境。
綜合以上分析,在外部環境不發生重大的不可預測的負面影響情況下,2016年下半年我國金幣市場的整體走勢將有可能進一步向好的方向發展,多年來連續下行的市場走勢有可能得到進一步改觀。面對當前形勢,人們既要看到希望、進一步樹立信心,用積極看多的心態把握市場脈搏,迎接新的市場機會。同時也要以謹慎樂觀的態度,客觀全面分析當前的形勢,在希望面前不忘風險、在前進之中看到坎坷,在把握機遇之時迎接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分析是作者根據自己的認識對數據進行的解讀,僅供讀者參考。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來源:中國金融網 作者:趙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