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現行的流通紀念幣發行政策需要變革 |
發布日期:10-05-24 13:33:4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花仙子 |
藏市場視作冷門的題材;將尋常都在歲末年初發行的賀歲系列流通紀念幣的發行時間大大的延后(如:原本應該在2008年年底或者2009年年初發行的牛年賀歲流通紀念幣的發行,推遲到2009年的11月26日發行。 流通紀念幣的發行機制、發行渠道尚未完善和建立 目前的流通紀念幣發行,大多先經由各地人民銀行統籌,然后再通過各地商業銀行系統,以按照面值兌換的方式進行發售。但由于流通紀念幣的發行渠道、相關信息等,完全沒有中國金幣總公司做的那么的陽光和透明(每個貴金屬紀念幣項目發行的時候,中國金幣總公司都在中國金幣網上,向全社會公布各地區、各公司的分配數量,以及相關的號碼段等,以接受公眾和輿論的監督)。由此使得一方面,相當數量的民眾向有關部門、新聞媒體抱怨無法兌換到自己喜歡的流通紀念幣,另一方面,在北京馬甸、上海盧工等收藏品市場上,整盒、整件的各種流通紀念幣比比皆是。流通紀念幣面值與收藏品市場上的售價之間的差價,往往成為了某些人、某些單位和部門牟取私利,甚至于行賄受賄的一種工具。 上述流通紀念幣發行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央行近年來對流通紀念幣發行所采取的一系列低調措施,不僅影響到了群眾性的流通紀念幣集藏活動及其熱情,而且,對流通紀念幣版塊的長遠發展也是極其不利的。最近幾年,金銀幣市場行情如火如荼,彩金幣、彩銀幣、本色金幣等諸多版塊的價格都紛紛創下了面市以來的新高。與此同時,1-3版紙幣的價格也出現了大幅度的攀升,唯獨流通紀念幣版塊一片寂靜,不僅價格沒有出現跟漲的現象,而且,市場的人氣也非常萎靡。究其原因,筆者以為: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流通紀念幣缺乏明確的發行政策,現今流通紀念幣的發行政策影響和阻礙了流通紀念幣市場的發展。 盛世興收藏,筆者認為:群眾性的流通紀念幣集藏活動的蓬勃發展,對宣傳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發行政策,弘揚中華錢幣文化,倡導和諧社會的理念,均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央行及有關部門應該對流通紀念幣的發行,采取更加開放的策略,變“堵”為“梳”,變低調為常態化,以市場規律為準則,有序的、主動性的去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得中國的流通紀念幣版塊重新回到正常的發展軌道。 本稿特供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刊登,謝絕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