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紀念幣小心贗品 |
過去人們總以為古錢幣、老銀幣里偽品不少,流通紀念金屬幣一直屬收藏安全領域,現在覺得這個觀念過時了。造假者采用先進的機械壓制方式代替陳舊的精密鑄造法,表面光潔度與真品幾乎一模一樣。辨別這種偽品可以從齒邊上尋找突破口,由于偽品是用開放式壓制,齒邊垂直面的兩端直角常常會出現毛刺,造假者用微型銼刀去除毛刺時,往往會留下細小的銼痕,而這種銼痕在真品中是沒有的,集幣愛好者用高倍放大鏡仔細觀察這個部位便可發現真偽。另外,不少偽幣的圖案上也有個別細微之處與真幣略有差異,例如,5元面額的偽特種動物幣顏色一般都偏黃帶白色(這是偽幣金屬材料比例搭配不均所致),字體模糊不清。“金絲猴”偽幣頭部短毛不明顯,眼睛有眼無珠,鼻子有鼻無孔。“華南虎”偽幣眼神呆滯像剛流過眼淚似的,左耳比真幣略小,右耳沒有耳窩,胡須比真幣多。“大熊貓”偽幣正面麥穗顆粒線條模糊不清,沒有層次感,連成一片,而真幣線條則十分清楚,有棱有角;偽幣熊貓四只爪子粘連,真幣每個爪子獨立、鋒利。其他如“建行”、“六運會”等高檔偽紀念幣也各有細小的特征,集幣愛好者可對照真幣細細查找。 紀念幣里有贗品,人們在購買高價紀念幣和大量投資紀念幣時尤其要小心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