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黃金珠寶 咱得懂點專業知識 |
發布日期:13-03-15 16:49:4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 |
理性消費時代,不是款式新潮、時尚就能讓消費者買單,質量、服務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最容易引起爭議的便是珠寶及高端服飾。據新文化(300336,股吧)報報道,“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記者整合了最受讀者關注的一些消費問題,并采訪了相關專家,讓您在購買珠寶、服飾時能夠擦亮眼睛,辨別真偽,為自己進行消費維權。 A.珠寶篇 黃金、鉑金、鉆石、玉石、翡翠……少則百元,多則萬元,普通消費者并不掌握專業的珠寶知識,只憑簡單的鑒定辦法和商家的推薦而草率購買。 白金≠鉑金 打上“Pt”標志的才是鉑金 前不久本報對“珠寶問題”進行征集時,讀者李女士(手機尾號2062)說,自己購買的白金鑲鉆戒指戴時間長了會掉色。 工程學院珠寶鑒定與首飾加工專業特聘客座教授曲強表示:“一般情況下,鉑金是不會掉色的。但如果是18K白金則會變色,因為18K金是75%的黃金,表面是鍍上去的白色,時間長了表面就會發黃,遇到這樣的情況,拿到店里重新鍍,就能和新的一樣。” 據調查,不少消費者分不清“白金”和“鉑金”,其實很多消費者購買到的白金是“白18K金”首飾。“白18K金”指的是含黃金75%的合金,另外25%由銀、銅、鈀、鎳等金屬組成。與鉑金相比,兩者市場價格相差較大。某珠寶品牌銷售經理周女士介紹:“"白18K金"標注的是"G750"、"18K"或者"Au750",打上“Pt”標志的才是鉑金,消費者要仔細辨認、詢問清楚。” 首飾低于均價 可能是從手工費里找 記者走訪長春珠寶市場,發現一些珠寶店的金價比同行的均價低很多,甚至比當天上海黃金交易所原料的實時黃金價還低。業內人士稱,這些小珠寶店的金價雖然報價時便宜,但是每家的手工費都不一樣。有些珠寶店就是鉆了這樣的空子,將各類費用加起來后,同等重量的金飾,甚至比其他正常報價的珠寶店還要高,因此購買黃金首飾要謹防這樣的陷阱。 曲強說:“現在珠寶店都是以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實時金價為基礎,每個時間段的價錢都不一樣,讓消費者知道原料是多少錢,再根據每一件首飾工藝難易程度不同,加上不同的手工費。一些大品牌是自己定金價再加工藝費,總價就比較高,其實這個價格里附加了品牌的價值。”另外,按照國家規定,千足金的黃金含量必須大于或等于99.9%,足金則必須大于或等于99%,18K金不少于75.0%。消費者購買時一定要辨識清楚。 購買建議 買珠寶 選售后好的品牌 前不久,本報財經版刊登了一篇關于《珠寶維權遭遇“無標可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