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全球經濟的面紗 |
開工和建筑許可環比增幅則分別為-10%和-5.9%,均大幅低于預期水平。
為什么全球經濟“超預期”的面紗勢必將要褪去?筆者認為,原因在于導致“超預期”表現的短期動力難以長期持續: 其一,2008年底和2009年上半年出臺的大規模救助政策的刺激效應正在逐漸減弱和消失,4月底美國房市刺激政策大部分到期,直接導致5月房市銷量在爆發性增長后又爆發性回落,這也是高盛研究團隊認為美國房市并未見底的根本原因,如果缺乏后續刺激政策(很可能沒有),美國房市可能將在2011~2012年重新回到量滯價跌的尷尬境地,并給消費恢復帶來0.2~0.8個百分點的打擊; 其二,從危機時代到后危機時代過渡期的“振奮”效應正在逐漸消散,6月16日公布的6月彭博全球經濟信心指數僅為36.63點,較上個月的51.36點大幅下降; 其三,減少摩擦性失業的短期利好因素正在逐漸減弱,伴隨著人口普查對美國就業人口的刺激作用逐漸消失,6~9月美國失業率改善的局面可能難以持續,高失業對增長的掣肘作用將長期存在; 其四,違約風險在美國雖沒有體現在宏觀主權層次,卻已顯現在中觀州及地方層次,由于財政束縛較大,美國州及地方政府的實際支出較衰退谷底還下降了1.7%,在復蘇大趨勢中成為最為暗淡的一道數據陰影; 其五,消費主引擎的恢復并沒有預期中那般強勢,6月27日修正后的最終數據顯示,第一季度美國個人消費的增幅僅為3.0%,低于預期的3.5%。 面紗褪去,經濟更顯暗淡 除去“超預期”這最厚重的一層面紗,籠罩在全球經濟之上的面紗依舊層層疊疊。“主權債務危機”就是一層掩蓋了許多事實并帶來了諸多誤解的面紗。 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于是在4~5月間,希臘主權債務危機讓市場經歷了一波大幅調整,歐元急速貶值,黃金和美元急速上漲,股市大幅縮水。雖然主權債務危機的中長期影響不容小視,但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深入研究表明,主權債務危機和百年難遇的次貸危機不可同日而語,既然次貸危機最終都變成了歷史,那么市場對主權債務危機引發全球經濟重返衰退的擔憂可能有些過度了。 我們看到,近期一系列歐洲噩耗并沒有引發預期中的市場共振,即便希臘主權債務危機被下調至垃圾級,即便歐洲重鎮西班牙的主權評級也遭到下調,市場并沒有像4~5月那般風聲鶴唳,脆弱不堪。 褪去“超預期”和“主權債務危機”的面紗,另外兩層“面紗”也悄然若揭: 一是“差異化”的面紗。一直以來,市場津津樂道于復蘇的差異化,即美國經濟和新興市場相對于歐洲和日本的復蘇強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