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飾品潛規則:制假摻假成珠寶商暴利來源 |
發布日期:10-12-16 09:45:2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經濟信息聯播 作者: |
黃金飾品潛規則 黃金飾品成色不足 消費者難索賠 關注黃金飾品的成色,成色這個詞,簡單說,就是你買的的黃金飾品,是不是足夠純,一般市場上的黃金飾品標簽上,都標有四個9的黃金含量標示,這 就在告訴大家,這件黃金飾品達到了千足金的水準,消費者應該可以放心購買,但近日我們的記者在上海調查卻發現,商場里的有些黃金飾品的含量標示數據,不是 很靠譜,而且即使你檢測這件飾品黃金含量不夠,想退貨也很難。來看看記者的調查。 陶小姐在生日那天為自己買了一條千足金的金項鏈,但是沒過多久項鏈就發生斷裂,她拿去修理時,修理人員的的話讓她大吃一驚。 陶小姐:明明是千足金的,沒想到上次搭扣壞了,我去修的時候人家說是18K的。 于是劉小姐找商家要求退貨,但是被拒絕。商家的理由是,證書上寫得是千足金,他們沒有責任。 陶小姐:不知道這證書怎么回事,明明上面都是寫千足金,而且吊牌上也寫千足金,金子我不是很懂的,我就聽服務員說,要么看檢測的證書。 按照黃金行業的定義,足金表示含金量不小于99.0%;千足金則代表含金量不小于99.9%。但是購買者往往不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所以購買時 很難鑒定,往往只能看檢測證明。而檢測證明往往由商家在售貨時一起提供。一旦消費者在購買后發現問題,商家經常以檢測證明為依據,不認可消費者的投訴。而 維權部門也只能依據檢測證明來判斷,所以造成消費者的維權十分艱難。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秘書長趙皎黎:相關的法律法規沒有。到底怎么來解決成色不足,那么往往消費者對成色不足認為就是經營者對我們的欺詐,我們要求退一賠一。經營者認為是工作上的失誤導致我弄錯了,非常非常難的。 黃金飾品潛規則 制假摻假成黃金珠寶商暴利來源 我們知道黃金是一種特殊的金屬,從重量到硬度,都有特定的界定。那么在黃金首飾中,商家都是怎樣摻假制假的呢?隨著我們記者的調查,我們發現,原本以為很難查明的事情,沒 在上海浦東鬧市區中,一家打著“高價回收黃金”的店鋪里,兩平方米不到的空間,僅能擺放一張桌子,客人進去顯得有點局促。記者來到這里時,店家 剛結束一筆大買賣。這里除了回收黃金,還可以制作各種首飾,店家神秘地告訴記者,他們可以按照客人的要求,在金子的成分上“定制”。 上海某黃金收購公司工作人員:你怎么做? 我也摻東西到里面去。摻什么?摻那種很細的東西,看不出。你們摻什么?也是摻金屬。人家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