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價格上升暗示未來通脹預期 |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金融海嘯。一年以來,全球資產價格的走勢引人關注,尤其是今年以來的強勁反彈。 2009年9月18日,道指出現小幅上揚,收于9820點,較低點(6470)出現52%的強勁反彈;而金價也已站在每盎司1000美元上方;此前一些涉足債券及結構性產品投資的機構,已嘗到甜頭。 然后,在資產價格反彈的背后,經濟復蘇仍姍姍來遲。美國國內房屋價格依舊下跌,失業率繼續攀升。近日,有外媒援引研究機構的分析稱,8月份美國信貸和M3繼續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按年比率計算,M3貨幣供應量下降的速度為5%)。 今年7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瑞穗金融集團講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院長王江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已明確提出要謹慎樂觀,并提醒市場好轉產生原因;而政府拼命注入流動性的結果,并不意味著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真正改善。 那么,全球資產的重新定價與通脹存在何種關聯,M3數據變動的背后又蘊藏何種玄機。在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中,王江教授對于美國資產價格走勢的剖析和宏觀經濟政策的點評,也有助于我們厘清對國內宏觀經濟運行中諸多問題的看法。 美國房地產市場調整還未結束 《21世紀》:目前,全球資產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通脹壓力隱現,國內也很擔心。你是如何看待這種反彈格局? 王江:反彈是明顯的。此次金融危機中給金融機構帶來影響最大的資產,主要是與房地產、信貸產品相關的產品;再者是實物資產,黃金、石油、工業原料等。 從金融風暴發生后,到去年年底,上述資產基本都出現大幅下跌的態勢。今年有所恢復,其中,股市的恢復情況相對最好,公司債和結構性產品也有一定恢復,但總體上,水平還遠低于風暴發生前的水平。 實物資產也經歷了一個V形反彈,但反彈的部分還遠沒有彌補之前下跌的部分,是否能反彈到之前的水平,現在還很難講。黃金的情況比較特殊,因為大家都知道金價的反彈實際上反映了通脹的預期。 此外,美國房地產的調整過程還沒有結束,有些地區出現小幅反彈,但對數據的解釋還需謹慎,比如,波士頓的房價有接近0到5%的變化,已不再下跌。但是否真的反映出可比價格變化,則不完全清楚。而有的地方則繼續下調,如西海岸、佛羅里達地區等。除民用住房市場之外,商業用房還在繼續下行,調整還沒結束。 《21世紀》:各個市場反彈的動力是否有所不同? 王江:對,供求的驅動因素不同。如流動性比較高的股票為例,反彈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在危機發生后的幾個月中,市場有一種普遍的恐慌,擔心是否會出現上個世紀30年代大蕭條的情況,很多人抱有這種擔憂。但我覺得不會出現那種極端情況。因為現在的世界經濟格局,以及經濟本身運行的過程,跟30年代已經不相同。 由于金融風暴來得突然,政府政策到底力度多大,效果如何,當時大家都沒有底。說實話,現在市場里面的人都沒有經歷過30年代的情況,不知道會不會再來,來了會怎樣。 現在這種恐慌情緒基本過去了。因為亞洲,尤其是中國,經濟下滑的幅度并不大,雖然出口受到影響,但內需影響有限,在政府救市計劃出臺后,馬上出現反彈。雖然關于這種政策本身的諸多問題都還是值得討論的,但經濟本身的增長,從簡單的指標來看,并沒有像人們原來顧慮的那么嚴重。所以,這種恐懼的因素、擔憂基本消失。 市場價格通常反映兩個因素,一是預期;二是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如果很高,由于風險溢價,價格也會下行。 資產價格上升暗示未來通脹預期 《21世紀》:我們看到,資產價格走勢與實體經濟出現一定程度的背離。英國首相布朗最近也提到,目前的經濟復蘇并不是“自然復蘇”。奧巴馬的顧問說目前放棄刺激政策仍為時過早。你剛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