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YMEX原油9月期貨周四(8月20日)收漲0.34美元,或0.83%,報41.14美元/桶。倫敦方面,布倫特原油10月期貨周四收跌 0.54美元,或1.15%,報46.62美元/桶。今年大西洋首個颶風已經形成,同時9月合約今日到期,美國油價受到暫時支撐小幅收漲,盤中最高觸及 41.7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受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意外增加影響延續跌勢,盤中最低觸及46.31美元/桶。
基本面利好因素: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調查顯示,暴風“丹尼”已經升級,從而在大西洋中部形成2015年首個颶風,目前正朝著波多黎各方向推進。雖然現在就斷言該颶風將發展到墨西哥灣還為時尚早,但市場擔憂大西洋颶風季節的到來恐影響墨西哥灣沿岸的石油設施以及原油海運,或為油價提供一定支撐。
美國上周初請數據表現良好,但美元并未受到積極提振,美聯儲FOMC會議紀要顯示加息的內部分歧依然較大,美聯儲9月加息的可能性有所下降,需要等待進一步的經濟復蘇跡象支持。而美國7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結果與市場此前的預期基本相符,月率有小幅降低。通脹水平目前仍然遠遠低于美聯儲 2%的目標水平,這成為美聯儲加息道路上最大的障礙。美元上行暫時受阻能為油價提供部分支撐。
中國6月份原油進口量2949萬噸,折合720萬桶/天,迫近今年4月創下的年內最高月度進口量,再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而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消息,中國一期戰略石油儲備包括舟山、鎮海、大連和黃島等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已基本完成儲備。目前國內正處于二期儲備基地的積累中,二期工程注油尚未全部完成。
周四希臘已向歐洲央行支付32億歐元(35.6億美元)到期政府債務,動用了救助資金中的第一筆撥付款項。德國議會昨日就針對希臘的第三輪紓困方案進行投票,最終以壓倒性的優勢通過該方案。這也意味著希臘獲得第三輪經濟援助的一大障礙被掃除。歐洲局勢進一步改善暗示以及經濟復蘇勢頭良好,可以為油價提供部分支撐。
基本面利空因素: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最新的庫存數據顯示,截至8月14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上升262萬桶,高于分析師預測的下降77.7萬桶,未能達成四連降。美國上周原油日均進口量急升46.5萬桶至746萬桶。同時俄克拉何馬州庫欣地區庫存增加32.6萬桶至5740萬桶。此外,精煉廠產出下降 25.4萬桶/日,利用率因此下降了1%。庫存數據的意外急升令油價承壓重挫。
日本第二季度實際GDP環比年率為萎縮1.6%,因日本4月至6月出口下滑和個人消費支出減少,經濟萎縮令日本首相安培晉三(Shinzo Abe)意圖改善通縮窘境的政策前景蒙上陰影。同時市場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持續升溫,恐影響原油市場的需求復蘇步伐。
美國油服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上周五公布統計數據,美國截至8月14日當周石油活躍鉆井數增加2口至672口,而天然氣活躍鉆井數減少2口至211口,總活躍鉆井數為 884口,與上周持平。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連續4周攀升,同時美國北達科他州6月原油產量較5月有所上升,供應過剩局面加劇將令油價進一步承壓。
近期美國印第安納州大型煉油廠因故停產的同時,其他煉油廠也開始進行設備維護,進一步拖累了美國原油需求。該煉油廠原定日均24萬桶原油的需求被迫中斷,這些多余的原油將繼續存儲在庫欣地區,如果無法找到新的買家,市場預計只需58天就能將庫欣地區的儲油罐填滿,或引起市場恐慌性拋售而令油價再探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