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解禁市值逾300億元 山東黃金獨占七成 |
統計數據顯示,13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流通股數量將在下周發生變化,包括山東黃金、內蒙君正、千紅制藥在內的一批限售股股份可自由流通。若按17日收盤價計算,下周A股市場合計解禁股數量為12.5億股,合計解禁市值306億元,大大超過本周的186億元。 盡管A股市場下周解禁市值大幅增加,但事實上,僅山東黃金一家公司的解禁市值就高達234億元,占到了全部解禁市值的76%。下周將有6.596億股山東黃金限售股解禁,這也是山東黃金的最后一批“股改”限售股,自2月20日起,山東黃金正式步入“全流通”時代。 除山東黃金外,魯商置業的最后一批“股改”限售股也將在下周解禁,解禁股數2.21億股,解禁市值卻小了很多,僅有1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下周共有7家上市公司的上市時間滿一年,這意味著在發行前持有這些公司股份的“小非”們可以開始拋售股票。7家公司分別為內蒙君正、力源信息、佐力藥業、華峰超纖、金新農、春興精工和千紅制藥。其中,內蒙君正的解禁市值最大,達21.3億元;金新農解禁市值最小,僅4965.8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新股上市之前就買入公司股權的PE機構,須承受長達一年的限售期;渡過限售期后,PE機構通常在一周之內完成套現。公開資料顯示,上述7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幾家“疑似”PE機構,故下周公司股價存在一定的拋售壓力。 三只次新股海聯訊、道明光學、申科股份,因上市期滿3個月,部分機構網下打新中簽的限售股,下周也將正式流通。不過,截至16日收盤,道明光學與申科股份的現價依然低于發行價格,這意味著網下中簽新股的機構依然處于浮虧狀態。 公開資料顯示,網下中簽道明光學新股的機構有新華信托自營、中銀國際中國紅基金寶、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國投瑞銀穩定增利基金、江蘇瑞華投資和華夏優勢增長基金,除新華信托自營獲配152萬股之外,其余機構均獲配76萬股,每股成本23元,按照17日收盤價21.2元計算,上述機構尚浮虧7.6%。 網下中簽申科股份新股的機構有東航集團財務公司、易方達增強回報債券基金、工銀瑞信增強收益債券基金、興業國際信托-福建中行新股申購信托項目。四機構各自獲配125萬股,每股成本14元,按照16日收盤價13.5元計算,上述機構尚浮虧3.1%。 網下中簽海聯訊新股的機構有華鑫證券自營、中國電力財務公司、景順長城資源壟斷股票基金和招商安本增利債券基金。四機構各自獲配85萬股,每股成本23元,按照17日收盤價24.06元計算,上述機構已經浮盈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