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 蔓延的危機 |
慮在于,根據廣東省環保廳特急函件,由于紫金礦業污染水流下泄,波及廣東水域,大埔青溪斷面已檢測出六價鉻濃度接近Ⅲ類標準(資料顯示,“六價鉻”對人體健康有害,可影響人體代謝過程,使蛋白質變性,干擾某些酶系統功能,并有致突變和致癌作用)。 但截至7月20日,在上杭縣街頭的政府公告欄中,上杭縣環境監測站只公布6月26日的水質監測結果,其中六價鉻為小于0.005。7月3日紫金礦業泄漏事故發生后,上杭縣環境監測站的檢測報告不再出現在公告欄中,而防疫站的水質檢測報告每天都更新。 而上杭縣目前已在加緊建設新的自來水廠,據政府宣傳材料,新的自來水水源取水口位于紫金礦業礦區上游10公里,水源水質已經過一年跟蹤檢測,將于2011年春節前實現供水。 針對此次污水滲漏事故,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今年上半年上杭的降雨量比去年全年還多,可企業的排污指標卻沒有增加,即便達到排放標準的水也不讓排出,“怎么能讓人只吃不排呢?” 據了解,紫金礦業一直要求增加排污指標,但至今未獲批準。 陳景河亦承認紫金山銅礦濕法廠的選址存在隱患問題。 “當時溶液池和堆場建在以前一個村莊的河道上,基礎方面做得不好,實施中存在一些瑕疵和欠缺,導致了事故的發生。”陳景河說。 但眼下,盡管道歉、賠償、處罰、調查正在不斷纏繞紫金礦業,污水泄漏事故造成的損失卻仍無法確定,各種猜測和質疑也無終結跡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