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也會說“鷹”語 美元大漲后何去何從? |
發布日期:14-03-23 08:59:1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匯通網 作者: |
危機期間受到的長久傷害,即使在經濟重拾強健走勢后,利率將維持在低位一段時間,可能將在“一段時間內”低于正常水準。但市場幾乎忽略了耶倫此番言論,由此而產生的結果是,一些分析師警告稱,美元大漲之勢可能來得快,去得也快。 制裁未現“殺招”,俄烏緊張局勢略為緩和 圍繞俄烏緊張局勢的發展本有望在本周繼續扮演影響行情的黑馬,不過由于克里米亞公投后,西方對俄的制裁以及俄羅斯對歐美的反制裁措施范圍和力度暫時有限,因此并未令市場對該地區的避險情緒進一步升溫。 在3月16日的克里米亞公投中,近97%的投票者支持克里米亞脫烏入俄。17日,俄總統普京簽署總統令,承認克里米亞為獨立主權國家。對此,歐盟各國外長通過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將對21名俄羅斯與烏克蘭籍對克里米亞獨立公投負有責任的人實施制裁,包括拒絕發放簽證及凍結資產。美國也決定對涉及俄羅斯軍事干預烏克蘭以及克里米亞公投的7名俄羅斯人和4名烏克蘭人實施制裁。 然而,美國及歐盟的制裁只針對個人,并未涉及任何一家俄羅斯企業,影響有限,因此國際金融市場并未大受沖擊。17日,俄羅斯股市及歐股市場主要區域指數均呈漲勢。由于克里米亞局勢趨穩,西方制裁乏力,美股17日也大幅收高。 俄羅斯總統普京21日簽署了經聯邦議會批準的克里米亞入俄條約,以及規定其地位及邊界等細節的憲法條例。這標志著克里米亞入俄的法律程序全部完成。 美國米瑟特投資公司專家格雷戈里·沃洛凱(Gregori Volokhine)表示,“就目前而言,這些制裁給人的感覺是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希望局勢不要進一步惡化。” 不過,英國經濟咨詢機構“凱投宏觀”的經濟學家仍提醒稱,在烏克蘭危機之前,俄羅斯經濟已處于增長緩慢階段,若歐美加大制裁力度、外資撤出俄羅斯,其經濟恐難以承受。 人民幣擴波幅首周跌1.2%創紀錄,后市走向存分歧 在擴大日內波幅后的第五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周五(3月21日)略收漲至6.2250,按收盤價計全周共計貶值1.2%,創出歷史上最大周跌幅。中國央行上周六(3月15日)宣布,自周一(3月17日)起人民幣日波幅放寬至2%。這引發各方再次熱議人民幣貶值話題。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周五全天交易大致保持弱勢,盤中一度創出6.2370的一年多來的最低價。本周以來,以中間價計算的日內最大貶值幅度逐日遞增,周五當天更是達到1.46%,更加靠攏2%的浮動限制。 目前,對于人民幣后市前景,市場存在不少分歧。一部分觀點認為央行仍會一鼓作氣追窮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