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在上周五結束的貨幣政策會議后,決定維持目前貨幣政策,即以每年80萬億日元的速度向金融市場注入資金。經濟前景方面則維持了“溫和復蘇”這一基調判斷,為連續第15個月維持該判斷。日央行強調,為在2015年度達成物價上漲2%的目標,其將繼續實施果斷的貨幣寬松舉措,以消除國民對于通貨緊縮的恐慌心理,并全面提振經濟。
市場人士指出,日央行對于10月底加碼量化寬松政策以及經濟前景均持肯定態度,盡管該國近期多項數據并不盡如人意。如果明年日本經濟繼續疲軟,加之油價下滑因素可能加劇通縮風險,日央行很有可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
維持貨幣政策不變
日央行公布的決議聲明顯示,在決定政策的9名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包括行長黑田東彥在內的8人支持維持當前量寬規模。但木內登英委員認為,在10月底之前實施的“每年60萬億—70萬億日元的基礎貨幣量供給”比較適當,因此其投了反對票。
對于當前日本國內的經濟情況,該次會議指出,日本今年4月消費稅增稅后的需求回落“整體而言趨于緩和”,將以往“基本持平”的出口評估上調為“好轉”,工礦業生產評估也從“走弱”上調為“逐步止跌”。
黑田東彥在議息會議之后舉行的記者會上強調,日本經濟依然持續著溫和復蘇的基調,工礦業生產已經停止下滑,庫存調整正在繼續,出口已經從徘徊轉向增長,企業設備投資也在緩慢增長。由于就業形勢和個人收入都在改善,個人消費開始回暖,整體經濟形勢在向好的方向運行。
日本政府同日也公布了12月份月度經濟報告,其中對日本經濟形勢的評估為“個人消費等趨弱,但保持緩慢復蘇的基本態勢”,維持了11月的評估。此次報告在企業生產和設備投資方面上調了評估,但在個人消費領域,報告認為消費者心理仍然趨弱,因此維持了謹慎判斷。
明年或繼續放水
最新數據顯示,剔除消費稅增稅影響后的10月份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升0.9%,不足1%。日本央行此前擔憂原油價格暴跌而決定加碼量化寬松,于10月31日宣布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通過購買長期國債和金融債券等方式,向市場追加10萬億至 20萬億日元的資金供應,由此把向市場增加供應的資金總規模擴大到80萬億日元。但在此之后原油價格下跌勢頭仍未止步,業內人士認為這盡管降低了日本原油成本,但卻加大了其通脹率下滑的趨勢。
三菱東京UFJ銀行分析師表示,日本央行將會繼續采取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可能會使日元匯價進一步承壓走低。該行分析師強調,此前日本央行已經表態如果通脹下滑的風險增加,那么日本央行會采取先發制人的策略,在2015年進一步加大資產購買的力度。而在上周五最新發布的最新會議決議中,日本央行雖然暫時沒有推出進一步的寬松行動,但卻仍然延續了此前全面偏向寬松的措辭,這使該行進一步寬松的可能性加大。
黑田東彥則在記者會上強調,盡管近期原油價格走低成為抑制眼下物價的主要因素,但認為其將賦予經濟活動良性影響。黑田強調,春季勞資談判或將實現加薪,這將有助于實現2%通脹目標。日央行現階段會密切關注物價變動。
有分析人士擔憂,日本央行進一步的貨幣寬松將使日元大幅貶值,而這也可能引發各界對于日本經濟的擔憂情緒。安倍經濟學推出后,日元已經大幅貶值,之前數年間日元匯價曾經被長期高估,但現在已被嚴重低估。
日本共同社的評論指出,日本央行一面需要尋求與政府合作推動薪資增長,同時還面臨擴大刺激舉措以提振脆弱經濟的壓力。日本央行如果再度加碼寬松正是給垂死的“安倍經濟學”灌上一劑猛藥,以求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