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總統或不久于人世,國際局勢又現新焦點 |
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Hugo Chavez)身患重病,很可能將會無法出席原本擬定于本周四(1月10日)進行的總統就職典禮,這使得這個對于全球市場有著重要意義的產油國的局勢成為了全球的關注的焦點。 此前有報道稱,查韋斯身患癌癥晚期,腫瘤復發在古巴接受手術后出現了肺部感染和循環衰竭癥狀,病情危重,生命或已進入倒計時。最新的消息稱,委內瑞拉最高法院已經批準了查韋斯推遲就職典禮的請求。但鑒于這位老兄的病情實在是不容樂觀,即使其支持者仍對他能健康地回到工作崗位存有期望,但國際社會卻已經著手在為這位頗受爭議的拉美政界怪才準備后事。 雖然目前還沒有到最終需要“蓋棺定論”的時候,但也不妨回顧一下這位拉美政治強人在過去十多年間的功績。查韋斯上任后大刀闊斧地在委內瑞拉全境進行了國有化改革。金融、礦產、石油等領域的企業被悉數收歸國有,而外國投資者也紛紛撤離。按查氏設想,在擁有大量石油資源的情況下,該國應該能夠建設成一個沒有貧富差異的文明而富裕的國家 但業內專家指出,查韋斯在任的十多年間,委內瑞拉經濟發展狀況并不如人意。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產油國之一,該國的經濟支柱石油產業在查韋斯的任內因為政府的各種決策失誤而遭受重創。首先,該國因與西方交惡而在地緣政治上陷入孤立,從而喪失了重要的石油出口市場,其次,政府將石油企業強制國有化,也使得產能大幅下滑。 在查韋斯于1999年接任委內瑞拉總統時,該國的石油產能高達每天350萬桶,如今其產能卻只剩下220萬桶。雖然目前委內瑞拉仍是美國的第四大原油及成品的供應國,但該國面向美國的供給量和供給份額卻在近年來出現了持續下滑。目前,該國原油人均出口量僅剩下約170萬桶,比鼎盛時期的306萬桶下降了差不多一半。 而鑒于查韋斯“打土豪分田地”式的經濟政策已經對該國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因而,這位固執的政治強人一旦離世,或者至少離開權力中心,可能對于這個拉美國家的經濟會是一大福音。無論是查韋斯生前內定的候選人順利接班,還是反對黨的領袖攻擂成功,查韋斯生前的許多強硬政策都料將難再繼續下去。許多此前撤資的外國企業將可能會重新入駐,而該國此前所面臨的不堪重負的社會福利負擔也有望得到緩解。 業內專家分析,在面臨巨大財政壓力的狀況下,委內瑞拉新政府將會被迫采取各種緊縮措施來擺脫困境。為了避免貨幣惡性貶值,政府將需要采取諸如削減福利開支、增加發債融資并出售國有資產的做法,這等于是推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