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金“蛇” 簡約“蛇” |
2013年,又是蛇年,進入新千年后的第二個蛇年,癸巳蛇年。
2012年金秋,中國金幣總公司“蛇年生肖紀念章”面世。這是一個超大家族,林林總總共有22款品種。從形制上區分,有常規的圓形,也有非常規的“喜” 形;從材質上區分,有金,有銀,也有鉑金。其中金章9款,銀章10款,鉑金章3款。相比較而言,鉑金章的數量最少,3款品種以重量來區別,分別為5克、10克和20克。 蛇不入詩,至少在唐詩、宋詞、元曲之中,很少見到它的影子。詩人之中,似只有蘇東坡對它多少有些好感。“電光時掣紫金蛇。”(《望海樓晚景五絕》)“青山忽作龍蛇盤。”(《游道場山何山》)“床下龜寒且耐支,杯中蛇氣未應衰。”(《次韻錢舍人病起》)其中“西觀五丈原,郁曲如長蛇。”(《懷賢閣》)更有一種氣勢。 同樣,蛇單線條的特有形態,也很難生動而鮮活地寫入貴金屬幣章的表述平面。對于金章、銀章、鉑金章的圓形章面,更是難度高到極致的挑戰。蛇形態之長,章尺幅之圓,兩者不在同一個敘述的層面。如何準確表達,形象表達,豐富表達,考驗設計師的睿智,考驗設計師的膽略,考驗設計師的眼光,同樣考驗設計師的是否深厚的藝術功底。 鉑金材質的3款“蛇年生肖紀念章”,共用同一個正面圖案,也共用同一個背面圖案。其中正面圖案,也與9款金章以及10款銀章共用,因此,真正彰顯它“鉑金”特色的,只是它的背面圖案。相比于其他兩款背面圖案,鉑金“蛇年生肖紀念章”最大優勢,不在于它的“繁”而在于它的“簡”。這里說的“簡”,不是簡單的“簡”,也不是簡易的“簡”,而是簡約的“簡”。同樣是“簡”,花費的精力與氣力不同,折射出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內涵,也有很大區別。簡約之“簡”,是經過所有繁雜程序之后,領悟出來的濃縮與精練,是“繁”的提高與升華。換言之,看似簡簡單單的“簡”,縱深之處,卻是高屋建瓴的“簡”,是博大精深的“簡”。 中國金幣總公司在宣傳文字中,把它的畫面,歸納為3個字——線描蛇。強調3點,一是“線”,這是幣面設計使用的基本元素;二是它的“描”,這是它行筆的基本技法;三是它的“蛇”,這是幣面表述的基本對象。線描蛇,形象而直觀。仔細欣賞“線描蛇”章面,體會遠不止這般膚淺。“線描蛇”實則是一個單線條畫,從送到尾,只有簡單一筆。或是從蛇信開始,龍飛鳳舞,曲曲折折,最終至蛇的下顎收筆。或反其道而行之,從下顎走筆,經過一路波波折折,最后把筆收于吐出蛇口之外的蛇信之上。無論前者后者,都是一氣呵成,中途沒有半點停頓。而這“線描蛇”最生動之處,也是設計師苦思于心中,最終提筆爆發那種氣韻,這是一般匠人無法達到的境界,看似無心,實則有意,筆的運氣,筆的走向,或起或伏,或抬或沉,或落或揚,等等,都達到了一個胸中有我又無我的超高境界。 鉑金“蛇年生肖紀念章”背面圖案,整個構圖也非常簡潔,除了“線描蛇”外,外環以規則排列的圓點相襯。又是簡單的重復,重復的簡單,卻衍生出生肖蛇文化的無限涵義。此外,生肖年號“癸巳”,綴于幣面右下端,也是簡單潔凈。這些都與對“線描蛇”描述,構成,構成風格上的統一。 “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西江月•平山堂》)不由又想蘇軾的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