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7日,MarketWatch刊登題為《黃金是否處于完美的牛市風 暴中?》的評論文章,現全文摘要如下:
過去的一周對于黃金而言是不錯的一周——特別是中國的進口需求最終大幅增長。
上周五,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二月份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收于每盎司1406.20美元,相比9月9日達到的歷史最高收盤價僅低3.10美元,上周金價共上漲了42.20美元,漲幅為2.94%。黃金類股也報以熱情的回應,ARCA GOLD BUGS股價上漲了近8%。近年來,黃金股的漲跌并不總是與黃金價格的變化相符。當兩個價格變動相符時,通常可以用來看做一個看漲的信號。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在上漲。事實上,以英鎊、歐元和日元計價的黃金價格在上周都達到了紀錄高點。
當然,上周我們也看到了來自歐美的很多驚人的負面經濟和金融新聞,這些消息使人們對歐洲央行和美聯儲各自的貨幣政策承諾產生懷疑。
通常非常嚴肅的澳大利亞黃金通訊The Privateer甚至也開了一個笑話:
“在12月5日,星期天,久負盛名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新聞節目‘60分鐘’將播出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采訪。我們建議做一個‘現代啟示錄’式的介紹會才是合適的。”
然而,令金甲蟲最感到興奮的消息不是來自大西洋盆地,而是來自中國,而且市場可能還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消息對市場的作用。上海黃金交易所的負責人表示,2010年中國截至十月份的黃金進口達到了209.7噸,而整個2009年僅為45噸。
這是一個重磅炸彈——并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從未披露過黃金進口信息。比爾墨菲的LeMetropoleCafe網站的一名記者表示,他“一直以來對中國的需求對世界黃金價格的形成的影響持懷疑的態度,因為中國的產量增長一直與其消費量增長保持一致,2009年45噸的進口數量正是說明了這一立場。
“但今年僅10個月就達到209噸的數額反映的是一個不同的信息,這意味著中國作為黃金進口商,實際上可能已經達到了印度的進口水平。”
(印度,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進口國。)
CPM集團的資深黃金觀察員Jeff Christian告訴《華爾街日報》記者:
“在黃金市場,人人都知道黃金的投資需求激增,但他們并不知道這一投資需求來自中國。”
渣打銀行上周五得出結論稱:中國對黃金的投資需求在2010年可能會達到180噸,較去年同期上升70%。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上海的官員將這一投資需求激增歸因于中國公眾對通貨膨脹的擔憂。這些擔憂將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