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在避誰的險? |
新興國家通脹波正在取代美元貶值潮和中東局勢,成為黃金發揮避險功能的新理由 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創下歷史最高水平,達到了1431.20美元/盎司。原因很明顯,看看半島電視臺的新聞就知道了。 現在問題來了,當市場對于動蕩政局的擔憂情緒逐漸退去時,黃金是否又將失去避險買盤這一靠山?黃金價格接下來,是向上還是向下? 在回答之前,先看看金價在今年初的過山車行情:自1月3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價沖上1420美元/盎司高點后,便開始了一路走低,20多個交易日已經跌去100美元。埃及緊張局勢深化卻挽救了國際金價的頹勢,避險情緒導致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價一路沖高至1350美元/盎司。 這就要說到黃金獨特的避險功能:1月以前的上漲是市場美聯儲將重啟量化寬松政策的預期導致的,當所有的國家都在打開印鈔機,那么投資者只能信賴黃金。2月以來的上漲是因為中東局勢。 當動蕩政局的擔憂情緒逐漸退去時,加之全球經濟復蘇漸強的步伐,金價進一步漲勢正在受到遏制?換言之,黃金是否是無險可避? 其實是摁下葫蘆起了瓢,雖然美國經濟向好,美元走向堅挺,但新興市場國家通脹問題日益嚴重,又將成為下一個隱患。 “新興市場股票、貨幣和美元是距離泡沫界限最遠的資產,之后依次是高收益和新興市場固定收益資產,而黃金和美國國債最接近泡沫的邊緣。”摩根大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Bruce Kasman和全球資產配置及交易戰略主管Jan Loeys一個月前還在持這種觀點。 而現在,據摩根士丹利外匯策略主管柯克(Gabriel de Kock)分析,新興國家,尤其是亞洲,面臨顯著的國內通脹壓力。隨著油價和糧價上漲,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的經濟學家估計,新興國家通脹有望加速上揚至6%,而發達國家通脹甚至不會超過2%。 新興國家正在逐漸品嘗投資驅動式發展模式釀下的苦果,使一些國家經濟突然間顯得如此脆弱,投資者除了將微小的金市當做避風港,還能怎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