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黃金市場四問:走勢有多懸 反彈“有木有” |
業服務公司GFMS預計的數字顯示:未來黃金供需呈下行趨勢,供需從2012年的4501噸下滑至2015年4054噸,供應減少主要是舊金廢料,從1645噸降至1027噸。隨著金價接近采礦成本,新開采的黃金供應也可能減少。需求減少體現在官方購金和投資需求減緩,官方凈買入自533噸下滑至300噸;黃金投資自1625噸下滑至803噸。從2011-2012年,央行從大賣家轉為買家,每年的購金量平均為500噸。但是2013年前九個月,央行需求逐季降低,之前為買家的俄羅斯央行曾在9月少量出售黃金。到2014年,新興市場的一些央行甚至可能會被迫賣出黃金以提振本國貨幣。珠寶需求自2009年金價高企以來一直在減弱,年度均值僅為1927噸,較2003年至2008年減少22%。供需因素可能是2014年黃金市場穩定的誘因。 反彈“有木有”? 2014年,黃金要出現轉機,可能需要四重因素:一是過度賣空后的反轉,有利于逆向投資者選擇。歷史上,黃金在1981年創下最大年度跌幅32.6%后的第二年上漲了14.9%。二是歐美股市大幅上漲后的修正,帶來資金流向的改變。三是市場上對于聯儲削減量化政策規模等部分不確定因素的消除,此前的過度反應有望修正,黃金走勢有望靠穩。四是黃金在資產組合中的價值有望重估,由于與股票、證券形成了負相關性,黃金有望在投資市場重獲新生。 徐明認為,2014年黃金整體走勢雖然面臨壓力,但深度下行的可能極小,全年低位盤整,小幅反彈的格局更有可能。下檔1050-1100美元/盎司支撐穩固;而上行1350-1400美元/盎司存在較大壓力。在此情況下,中國大媽還要買黃金,可以變變策略,即采用倫敦金、期貨金、期權金、延期交割的黃金T+D更符合投資邏輯。相比之下,實物金條的投資成本更高,屢買屢套的投資人可能需要更慎重地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