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寬松延續 黃金成色不減 |
發布日期:12-09-29 09:28:5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范欣 |
今年7月中旬至今,黃金價格已上漲了10%以上。1971年8月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黃金與美元正式脫鉤,黃金價格便從每盎司兌35美元一路飆升,雖中間有回調,但總體趨勢在不斷上漲,尤其是2001年至今,每盎司黃金價格從300美元上漲至去年頂點1920美元。 黃金價格不斷上漲主要基于兩方面因素:第一,黃金儲量有限且開采難度逐漸加大,冶煉成本日益提高、礦石含金比率不斷下降。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人類目前累計開采的黃金總量約為17萬噸,只夠填滿3個標準泳池。每年新開采黃金保持在2500噸左右浮動,總開采量中約一半用于首飾加工,約18%用于個人投資,以金條、金幣形式存在,約18%為各國官方儲備,約12%用于工業生產,其余下落不明。另一方面,據權威數據顯示,10年前,從地下開采每盎司黃金的平均成本是200多美元,到2010年,該費用已高達857美元,而2011年全球黃金開采成本不低于每盎司1000美元;第二,除德國、北歐和其他一小部分國家外,其余國家尤其是美國,不遵守嚴格的貨幣紀律保持低利率并多印鈔票,造成美元泛濫,直接導致作為曾經流通貨幣的黃金受到各路資金追捧。受制于產量、冶煉成本提升等因素,黃金作為交易貨幣無法滿足全球經濟增長的需要,因而被紙幣取代,退出了國際市場交易媒介;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各國紙幣可以無限量供給,造成全球資產泡沫及通貨膨脹。在此背景下,黃金就成了優良的保值品種。因此,決定黃金價格最主要因素是各國紙幣幣值,而各國紙幣幣值則由各國經濟增長率、投資回報率、貨幣政策、利率水平決定。 2008年金融危機讓全球經濟遭到重創,全球各主要國家為了救市紛紛采取積極的貨幣政策。2008年至今美國已推出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并承諾維持0~0.25%基準利率水平至2015年中期。歐洲央行已進行兩輪LTRO(長期再融資操作),今年9月又承諾推出無限量國債購買計劃,并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75%不變。日本央行于9月底宣布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至0.1%的實質零利率水平,并將新增10萬億日元(約合1270億美元)用于購入國債和貼現國庫券。新興經濟體2008年起也紛紛將利率降至低位并采取較為寬松的貨幣政策。 然而全球經濟復蘇卻不盡如人意,IMF 7月發布報告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5%,低于去年4%增長率,預測亞洲今年增長率為5.5%,低于2010年的8.5%和2011年的5.9%。可以說全球寬松貨幣政策不僅沒能挽救全球經濟,反而造成了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全球通脹率上揚、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下降及各主要貨幣競相貶值的窘迫局面 |